中国启动减肥指数研究 减肥产业进入3.0
减肥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但如何健康减肥,用什么产品减肥,成了减肥者的难题。目前中国的减肥行业会呈现怎样的趋势?针对上述质疑,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和广东绿瘦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第二届中国肥胖指数与超重研究”专题。与会专家认为,减肥行业正在慢慢呈现新格局,减肥要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减肥市场方兴未艾。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和北卡罗来纳大学长达22年的大样本研究,中国18岁以下超重人口已达1.2亿,青少年糖尿病比例是肥胖国家美国的4倍。其中,45%至50%的肥胖小学生和60%至70%的肥胖中学生成年后将继续肥胖。
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健教授指出,全球有21亿超重(含肥胖)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3。中国已经成为“肥胖事业”的重要贡献者,青少年肥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上海交通大学EMBA客座教授、广东绿瘦健康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周宏明引用绿瘦2014年的大数据显示,目前的减肥者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大约95%的节食者是女性,只有大约5%是男性。事实是,男性肥胖的程度不低于女性,男性肥胖的危害也不低于女性。
对比《2013绿瘦中国肥胖指数》关于减肥人群与身体质量指数相关性的数据,揭示了另一个有趣的结果。超过一半,高达50.4%的减肥者的身体质量指数在正常范围内,即在18.5至24之间,而超重者,即在24至28之间,占30.1%。只有18.6%的人肥胖或体重指数超过28。更何况还有0.84%的“太瘦”人群,也就是身体质量指数在18.5以下的人,也在积极减肥。周鸿铭说,“该减肥的人没减肥,不那么需要减肥的人形成了市场的主力。”
肥胖是一种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的说法,肥胖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并与许多非传染性疾病有关,包括二型糖尿病、癌症和心脏病。每年与超重相关的死亡人数超过280万。肥胖直接造成的社会生产力损失是惊人的,解决肥胖问题的社会和个人经济成本也是惊人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可基认为,肥胖是一切腐败健康的万恶之源,伴随而来的是个人、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的沉重经济负担。据报道,英国25%的人口肥胖,37%超重。据估计,如果在未来20年内将肥胖数字降至1993年的水平,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每年的支出将节省12亿英镑。目前,英国政府每年在肥胖问题上花费60亿英镑,而与肥胖直接相关的糖尿病则需要额外的100亿英镑医疗费用。
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因超重和肥胖导致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直接经济负担分别为89.7亿元、25.5亿元、22.6亿元和73.3亿元。四种疾病归因于超重和肥胖的总直接经济负担高达211.1亿元,占四种疾病总直接疾病负担的25.5%。超重和肥胖导致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直接经济负担分别占2003年中国卫生和医疗总费用的3.2%和3.7%。
减肥行业进入3.0时代。
从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来看,中国的医疗保健行业经历了1.0时代和2.0时代,现在正在步入3.0时代。
周鸿铭指出,所谓“1.0时代”,是指行业刚起步时,“市场发展期,消费者盲目抢购”,而企业主要是提供“产品和服务”,通过营销手段与消费者沟通;2.0时代,市场逐渐壮大,消费者开始选择自己的特产,企业通过品牌和服务得到消费者的认可;3.0时代,市场基本成熟,消费者开始引导市场。3.0时代的企业,以绿瘦等为代表。用数据导航,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实现完美的个性化用户体验。
据悉,中国减肥行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从产品到服务再到个性化针对性服务的发展阶段;减肥行业的理念也在从单一的产品服务向系统化的综合服务跨越升级。减肥行业初期,各种产品齐头并进。第一类是减肥保健食品和减肥药物;第二类是特殊用途的减肥化妆品。第三类是减肥美体的医疗器械。随着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入21世纪后,随着消费者的逐渐成熟,以及对国际上一些还原药物成分副作用的更多认识,减肥保健食品因其安全性和功能性两个平衡的特点,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产品:一是安全性方面,对人体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适合长期食用;其次,在功能性方面,所有获得保健食品批号的产品都经过严格的功能性实验,确保其针对特定人群的特定调节功能确切。
周鸿铭表示,绿瘦之所以发起与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就“超重问题”进行合作研究,不仅是研究成果对肥胖问题的贡献,更是希望唤起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第二届中国绿瘦减肥指数”和“超重问题”将是绿瘦对中国肥胖研究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