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渠道将如何变革 本土日化如何基业长青?

虽然乔妹化妆品在互联网上销售的时间很短,但它的表现非常好。另一家本土化妆品公司赫美罗伊国际也在积极推动其产品进入电商渠道。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在网络销售渠道方面的经验很少,但这并不能阻止Hemeroy积极进入新的市场渠道。他们正在四处寻找能做网上销售的专家。

不仅是乔妹和紫萱,网络销售渠道也成为化妆品企业新的销售阵地。甚至有人预言,这将是继商场、超市、日化专营店之后的又一主流渠道。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等国际大牌早已在网上销售如火如荼。这样的趋势,本土日化企业自然不会错过。

渠道问题一直是日化行业最关心的话题。以前是大流通时代,渠道代表是商场超市。后来是代理商时代,渠道代表是商场、超市、加盟店、便利店。现在被称为第三次渠道变革的时代,也就是电子商务时代。

美国秘书长陈没有隐瞒他的想法。他认为电子商务一定是未来商业的趋势。在他看来,趋势必然会发展到那个阶段,就是现在可能还不太成熟,但是到时候会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模式。“甚至可以说,电商可能会成为化妆品销售新的主流渠道。”陈对说:

结合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渠道变化会得出什么样的商业趋势结论?很多企业都想知道这个答案。广东360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简称360传媒)顺应行业需求,特召开中国日化行业大会,探讨宏观经济形势和渠道变革话题。3354“美丽中国——与博共舞”上海千人大会论坛。会议于5月19日上午在上海卓美亚喜马拉雅酒店举行。讨论的内容是日化行业的渠道变化和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大师郎咸平和电子商务实业家,以及中国信息产业部综合司的政府官员,被特别邀请作为主旨发言人和论坛对话嘉宾。

渠道会有怎样的变化?

郎咸平是中国著名的宏观经济大师。他将在会上谈论什么?本土日化企业最关心什么话题?

30 Media是一家专注于中国日化行业的全媒体服务平台机构。目前包括网站、周报、DM杂志、广告展览公司。并与深圳日化展形成深度战略合作伙伴。30.媒体急需日化行业,思考日化行业要什么,策划了“美丽中国——与博共舞”上海千人大会论坛。

30家媒体策划的“美丽中国——与毕共舞”论坛在业内引起热议。很多业内精英都在想,论坛会激起怎样的火花。欢子国际的总经理万启成就是其中之一。万启成认为他对现场说的不感兴趣,但他很想知道日化行业的渠道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趋势。

即使是传统渠道,有些规则也一直让他困惑。以前有些企业花大力气做终端,找经销商,但是做了品牌,在电视台做了大量广告,这些企业就开始抛弃经销商,让产品进入大的流通渠道。“这种店欺客、客欺店的规矩会不会永远不变?”

但是对于电商来说,万启成的决定是非常果断的。因为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子商务将成为一个新的重要渠道,是品牌商家不得不争夺的地盘。

陈对电子商务的重视也非同一般。他很想在论坛上听听电子商务著名实业家崛起的故事。目前,乔妹的网上电子销售,虽然经营时间短,但仍然很乐观,这让他看到了另一个希望。他不仅看到了希望,也在经营电商的过程中获得了乐趣。他积累了很多实践感受,当然他也很清楚自己运营电商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我觉得自己很有钱,但和著名专家相比,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学习。”

医药肽总经理李志勇也对渠道变革和电子商务的相关话题非常感兴趣。与对宏观形势的一般需求相比,他想知道一些更具体的东西。3354如何更好的利用电商这个销售工具?

本土日化如何才能长盛不衰?

陈在日化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他知道中国日化行业的市场现状,但他的思路还是有很多波折。“现在外资围剿很厉害,洋品牌渠道下沉很厉害。本土化妆品中比较好的品牌都被外资企业收购了。本土日化将如何突围?如何才能达到持久的基础?”

陈说,关于这个话题,他还是想问问教授。他把目前国内日化行业的现象总结为四大热点,分别是“贴牌热点、工厂热点、外嫁热点、上市热点”。

“贴牌热”就是很多代理商找厂家生产贴牌产品,在自己的销售渠道推广自己的贴牌新品牌。很多代理商有了一定的销售渠道后,通过贴牌生产自己的品牌。现在注册一个商标花不了多少钱,让人觉得好像每个人都可以经营一个品牌,但事实上结果是什么呢?导致本土化妆品品牌满天飞,很多贴牌生产的品牌无法做大,大部分难以突破自己原有的销售范围。

植物热是指近年来几乎所有化妆品都推出了以植物或草药为原料的化妆品。无论是针对夜间护肤的产品,还是针对抗衰老的产品,其原料都是以植物为基础的。而最近国内流行的添加精油的护肤品,让人觉得简直就是植物中的植物。陈和万启成都先后提到了建厂热潮。

涉外婚姻热,或者说M&A热,让很多日化行业的当地人感慨。之前大宝和小护士的合并,以及去年丁家宜的洋婚,都让日化行业的本地人相信“凡是能在主流销售渠道占据重要位置的,基本都注定会被外资企业收购”,这也逐渐让业内人士产生一种思维定势,主流渠道变强后,要么卖掉企业套现,要么死掉,要么上市融资。

上市热是近期化妆品行业酝酿的上市风潮。此前,去年9月,明治控股(01633)在港上市,成为继王霸国际(01338)之后,再加上早前的上海家化(600315)、两面针(600249)、广州浪奇(00523)、索菲特(00662)等本土日化企业上市公司。接下来,立白、伽蓝、环亚、奥斯曼、丸美、卡姿兰等公司也吹响了上市的号角。但总体来看,市场上上市公司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在陈看来,这四种激情都是头脑发热。“头脑发热不同于发展趋势。比如电子商务是发展趋势,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代工热和植物热是什么意思?就是中国日化行业的进入门槛很低。而涉外婚姻热和上市热又意味着什么?就是本土日化企业即使在做一定的品牌口碑,即使在某个主流渠道有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也会活得很辛苦。那么,如何让这个低准入门槛行业的企业脱颖而出,基业长青呢?”

陈说,他见到时,最想问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