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本土品牌 能否从牙膏厂家变成复合专家

纵观日化行业,牙膏是为数不多的国内品牌可以与国际巨头抗衡的领域。得益于佳洁士和高露洁的不断挤压,天齐、蓝田、立白等民族品牌尽管困难重重,但还是赢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备受业界好评。然而,在市场越来越专业的今天,民族牙膏品牌如何从牙膏品牌转变为口腔护理专家,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课题。放眼市场,更多的品牌正从产品细分的方向出发,企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从用户的分化到功能产品的混战,鲜有亮点。记者认为,与其在牙膏上倾注全部心血,不如大胆从产品形态上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开发更多边缘性的口腔护理产品,率先在口腔护理领域形成全方位的产品覆盖,树立“专家”形象。这样不仅可以开创新局面,还可以通过反馈效应帮助增加我们自己牙膏的销量。

口腔护理不仅仅是刷牙。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潜意识里,日常口腔护理无非就是刷牙。不知道,口腔护理分为基础护理和二级护理。在西方发达国家,日常口腔护理包括刷牙、洗牙、刮舌苔等方式。相应地,日常口腔护理产品除了牙膏、牙刷之外,还包括漱口水、刮舌器、牙膏、牙线等多种产品。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国内消费者的口腔护理理念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比较单一,很多类型的口腔护理产品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挖掘。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口腔护理不是早晚刷牙那么简单。在这样的背景下,牙膏、牙线、漱口水甚至刮舌器等以前闻所未闻的新事物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口腔护理用品领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从单品时代到复合护理时代!这种变化既蕴含着行业洗牌的危机,也为本土牙膏品牌提供了超越的契机!正所谓“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本土牙膏品牌如果能顺应口腔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从单纯的牙膏生产商转变为全面复合型的口腔护理专家,一定能拔得头筹,开创新局。

全面覆盖,成就专业形象。

如果P&G只有洗发水,肯定成不了国际日化巨头;兰蔻如果仅仅满足于香水,是不会成为知名品牌的。从明星产品延伸到相同或相似的领域,是品牌由弱变强的必由之路。本土牙膏品牌若能依托牙膏领域已有的品牌知名度,从单一策略转向多元策略,在口腔护理市场进行密集全面的覆盖,不仅有助于本土牙膏品牌摆脱困局,还能在消费者尤其是新晋年轻消费者心目中树立“口腔护理专家”的品牌形象,同时通过交叉喂养带动牙膏销量的增长。

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市场上已经有成功的先例。来自广州的s品牌自进入口腔护理市场以来,打破了只涉足牙膏的局限。站在口腔护理专家的高度,全面参与口腔护理产品及相关洁牙工具的生产。这几年来,逐渐从一个对行业来说很新很少见的小品牌,发展成为一个覆盖各个领域的明星。据《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了解,除了牙膏,该品牌还推出了美白牙膏、牙膏、消炎牙膏、护龈牙膏、口腔清新剂、漱口水、牙线、牙间刷、刮舌器、牙线棒等系列产品。在专营店、超市等终端卖场,随处可见s品牌的产品。不仅新兴的口腔护理用具获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在牙膏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广东某大型连锁超市的日化负责人告诉记者,这要归功于品牌采取的营销策略和全面的产品覆盖,给消费者留下了“口腔护理专家”的印象,为品牌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老话说,穷则变,变则成。在本土牙膏越来越受到国际巨头打压的形势下,相信很多人都在关心甚至焦虑如何改变目前的尴尬局面。跳出现有的局限,立足于口腔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开阔视野,也许就能找到出路。从单纯的牙膏生产商转变为口腔护理专家是明智之举!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