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品牌化妆品那么火,国产美妆想突围怎么办
想要在中国美妆市场立足的不仅仅是日系品牌,还有日韩美妆品牌。各大品牌如何靠自己的能力占领市场?
美妆市场一直蓬勃发展,日韩品牌备受日本消费者青睐。在这个过程中,国产美妆频频遭遇各种危机。然而,国产美妆如何在熟悉的中国市场突围?
在阿里巴巴的线上电商消费中,女性消费贡献占75%,其中美妆市场女性消费贡献超过83%。所谓女人的钱最好,美容化妆品最重要。2015年,我国美妆产品零售交易规模达4846亿元,年增长率约20%,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值近10个百分点,成为快速消费品行业的风口。
然而,想要站在这个风口浪尖上的不仅仅是韩国美妆品牌。“韩系和日系美妆品牌增长也很快,新品拉动能力强,正在抢夺韩系美妆品牌的固有客户,这其实给很多国产品牌敲响了警钟。”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高级数据分析师李雪峰在“数据电商大讲堂”上强调。
055-79000显示,2015年中国美妆品牌市场占比50%左右,其次是欧美、日韩品牌。但从新客户占比和增速来看,日韩品牌增速远高于中国。更值得注意的是,日韩品牌抢夺的客户中,有近40%是原本购买国产品牌的消费者。
“国内美妆品牌留住客户的能力在减弱。虽然超过一半的国产品牌消费者会持续购买国产品牌产品到明年,但从趋势上看,留存客户的比例在下降。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国产品牌已经失去了动力。”李雪峰说。
为什么日韩品牌会站在风口浪尖?
日韩品牌的快速增长自有其原因。首先,日韩品牌很好的把握了近年来美妆的消费趋势:人群细分和功能细分。当产品出现新的趋势时,会带动一些新兴品牌的成长。其次,日韩品牌有很强的品牌号召力。此外,日韩品牌注重完善运营策略,尤其是线上运营,积极拓展线上渠道。从2012年开始,很多品牌入驻天猫旗舰店。
日系品牌不仅销售能力强,还会从其他品牌那里抢客户,从其他品牌转移过来的客户占了很大比例。李雪峰说:“国产品牌是新客户的主要来源,年轻客户更容易购买日本品牌。从区域来看,一二线地区的客户可能会转而购买日本品牌,而三四线地区的客户则倾向于购买韩国品牌。”
韩国品牌注重产品创新迭代。无论是彩妆还是护肤品,他们的创新意识都走在前列,用各种噱头制造爆款,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以BB霜为例。韩国品牌在推出BB霜系列产品后,在一二线品牌中占据了很高的比例,几乎垄断了BB霜的高端市场。韩国品牌也趁热打铁,随后推出气垫BB系列,引爆市场需求。其实BB霜不是韩国人的发明,它的发源地是德国。它最初用于术后修复或特定皮肤类型。韩国品牌找到了市场增长点,不断创新,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明星效应对韩国品牌的成功贡献很大。韩流盛行,韩国品牌通过明星代言、赞助韩剧等方式快速渗透到新兴年轻消费者中,引发购买狂潮。韩国的唇妆销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唇妆很新潮,更容易受到潮流色彩和明星效应的影响。
明星效应确实会带来广泛关注,提升品牌号召力。今年的天猫双十一购物节还将充分挖掘明星效应,邀请众多明星、网络名人、品牌CEO等。来直播双十一。
胡,将军人
品牌定位有差异。欧美大牌和日系品牌主要定位于高端产品,韩系品牌基本覆盖高、中、低端领域。国产品牌要想有所突破,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获得成长机会。
在线上男士护理系列中,国产品牌占比非常高。近年来,涌现出一批男士护肤专业品牌,以专业性占据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6个男士护肤品牌TOP10都是国产品牌。其双十一节点被用来拉大与其他品牌的差距,从而在品牌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在这个细分市场,国产品牌专注于专业的男士护理,他们只针对男士进行研发。相反,一些欧美品牌可能增加了一个产品线,原来以女性护理为主,现在增加了男性消费品。李雪峰认为,国内男装品牌抓住的正是这个机会,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此外,抓住热点,不断创新产品也是激活品牌活力的重要手段。在李雪峰看来,韩国品牌非常善于创造新概念,能够不断为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比如在面膜领域,韩国品牌不断推陈出新,继竹炭、注射、蜗牛、氨基酸、水光针疗法之后,又推出动物面膜。
其实动物面具是日本人发明的,动物园为了宣扬亲密自然的环保理念,把动物形象印在了面具上。韩国品牌发现了这个热点,请了很多明星来推广,在社交网站、综艺节目、热门电视剧等各种渠道做明星造势。2015年1-3月,动物口罩销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国产品牌的创新能力可能不足,韩国品牌其实更受欢迎。他们可以更好地抓住一些热点。国产品牌如果能抓住这些热点,其实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李雪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