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促销员:商家口中的鸡肋

一年一度的促销狂潮即将到来,商家们正摩拳擦掌,准备打一场漂亮的销售战。此时,无论是大型商场、超市还是路边精品店,都会增加一道——促销员的亮丽风景线。对于这些促销员,商家可以说是又爱又恨。

促销员,顾名思义,促进产品销售,增加业务营业额。很多商家把促销员当成自己的左膀右臂:“促销员一般比较了解产品。通过他们与消费者的面对面交流,产品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对化妆品和自身情况一无所知,希望得到促销员的专业知识和建议。推手的作用毋庸置疑。

郑夫妇化妆品专营店。因为规模小,每年都只在店庆的时候搞促销活动。“平时我们店里有四五个工作人员。但是店庆的时候需要人宣传,招呼顾客。我们会临时招一些促销员,主要是大学生。”从王老师对他的推广人的评价来看,虽然活动时间短,但还是帮了不少忙。促销员的宣传可以吸引很多消费者。他们可以向顾客介绍产品的功能和用途,引导顾客购买产品。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促销活动都能得到这样的效果。很多消费者对促销员颇有微词:“只要一踏进化妆品的大门,‘哇’一大堆人就会围着你,个个都说每个产品好,让你挪不动脚,让人心烦。”促销是一种短期行为,多为商家为达到某一目的而持有。为了达到目的,促销员会想尽办法留住客户,市场上经常会出现促销员之间相互诋毁的行为。

“专业的促销员,对产品了如指掌,能给消费者提供丰富准确的信息。通过他们的介绍和推荐,消费者可以买到适合自己的产品。但事实上,大部分促销员并不专业。很多都是临时就业,上岗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行业培训。消费者咨询时,这些促销员往往不知所措,会让消费者对其产品失去信任。”对于启动子市场的混乱局面,业内有人很无奈。还有一些推广人员的目的很纯粹,就是为了赚钱,更不用说他们的专业性了。为了销售,他们不为消费者着想,只是瞎折腾,夸大产品的效果。产品成了灵丹妙药:你需要什么,我们的产品就是什么。"

业内人士认为,化妆品行业人才流动快,尤其是终端服务人员。由于准入门槛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促销员都是公司的编外临时人员,团队稳定性比较差。此外,促销员构成复杂,既有来自商家自身的,也有来自厂商的,这也给商家带来了管理难题。很多商家不重视促销员。作为整个产业链的最后一环,他们总觉得可有可无。

促销员被认为是市场上最有效的群体。他们是消费者的第一次接触,是一个品牌,一个店铺的门面。促销员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品牌和店铺的形象以及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促销员卖的不是商品,而是服务。商家可以打造稳定的推广团队,提高促销员的专业素质,用好促销员这个“棋子”,打好最受欢迎的“服务牌”,变“鸡肋”为宝。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