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化妆品行业,下个十年见

回顾中国的日化市场,经过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三大化妆品市场。资料显示,2008年,个人护理用品行业为中国GDP带来了1640亿元人民币的增加值。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有望上升至5020亿元人民币。21世纪,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意识的不断升级,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和使用护理产品进行美容,他们对美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些都将促进中国日化市场的理性增长,也预示着中国日化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品牌经济时代。

回顾中国本土日化企业近20年的成功经验,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机遇”。“机遇”的本质是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中,跟随渠道变革、消费变革、社会变革,把握企业扩张的战术和战略机遇,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机遇”不是贬义词,而是本土日化企业20年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世界50位管理大师之一的约翰奈斯比特曾经说过,成功不是靠解决问题,而是靠利用机会。因为他们都是白手起家,因为他们没有任何资源,所以他们抓住任何一个生存的机会,成为当地日化企业的营销宝地。在过去的十年里,本土日化企业将机会导向战略运用到了极致。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产品不一定要高科技,没什么资源也没关系。只要有机会,就够了。

另一方面,过去十年,市场出现分裂,机会无限。在与国际品牌“狼外婆”的对抗中,蹒跚学步的本土化妆品企业充分发挥了中国式的商业智慧。依靠快速增长的外部经济和中国消费者对个人护理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本土化妆品企业在这场战役中迅速成长。从北到南,本土化妆品品牌如自然堂、珀莱雅、美肤宝、丸美等。都是从几百万销量的“小鱼”成长到现在的数字。曲线出击,模式市场,会议招商,概念炒作.各种商业模式或者营销策略,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写出以下几段日化行业的传奇。

过去的十年令人激动。中国化妆品行业,英雄辈出,强者辈出。跨国品牌来势汹汹,不可避免。但为什么自然堂依然快速成长为可以与跨国品牌抗衡的本土领先化妆品品牌?为什么洗衣液领域的老大是蓝月亮而不是宝洁或者联合利华?我觉得还是一个机会。如果给郑春英先生第二次创业的机会,他还能创造第二个自然馆吗?我觉得很难,因为错过了加盟渠道伟大崛起的绝佳时机;同样,如果给罗先生第二次创业的机会,他能创造第二个蓝月亮吗?也很难,因为洗衣液市场已经过了最好的切入时机。或许可以说,在过去的十年里,本土日化企业营销策略的第一要素就是抓住机遇。

发展的轨迹向前延伸。未来十年依然是黄金时代,但是未来十年我们的机会在哪里?这个问题是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优秀企业家必须面对和思考的。正如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英曾经说过的,“十年了,我几乎每天都在思考,未来十年我们的机会在哪里?”但是,在这个行业,在过去的十年里,有几个企业家能像郑春英先生一样,用心思考未来的十年?现实中,大多数地方日化企业经营者,往往思考的是如何把几千万消费者的利益,转换成几十个人的利润。再来一个50年的品牌使命,会凝聚成5年的短期利润,时间会转弯。换个名字换个战术再来一次。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新品牌会在这个蓬勃发展的行业整体不到三五年就死掉的主要原因。

下一个十年,如果你还玩这个游戏,我af

如果非要预测未来十年哪些品类会出现爆发式增长,那么药妆、彩妆、香水、精油、老年化妆品、男士化妆品、儿童化妆品都有可能在未来十年出现爆发式增长。

机会太多了,但不知道哪一个适合自己。然而,有一个我们都可以抓住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接近和了解消费者。运营商只要能提前“知道下一波消费趋势”,就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赢家。

联合利华的人都知道,但当消费者从超市货架上拿走一瓶清扬洗发水,有多少人知道这对联合利华中国意味着什么?答案是,1500家供应商,25.3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9个区域分仓,300家超市和经销商都受此影响。事实上,当每一个消费者从超市货架上拿走一瓶清扬洗发水的时候,这个每天都可能发生的极其平常的小行为,很快就被联合利华捕捉到了,成为它组织生产销售一瓶洗发水的依据。这也是联合利华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公司之一的重要原因。企业未来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触及目标市场。谁能掌握更多的消费信息,谁就是赢家。

如今,市场瞬息万变,竞争对手和客户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们变得比以前更聪明。如果你不够敏感,不能准确预测这些变化,你就会逐渐落后,最终被无情淘汰。只有真正接触市场和消费者,才能把握住需求和成功的机会。

未来十年,机遇固然重要,但能让企业走得更远更稳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俗话说,出来混,迟早总要还的。众所周知,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中,企业遭遇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未来十年,当企业和企业家“还债”的时候,“掐断心里最后一根草”,才能让企业在未来十年真正成长起来,活得潇洒。

无论是寻找下一个潮流,还是全心全意做品牌,或者是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下一个十年我们还能再见。当然,我们也知道,未来十年,还会有更多不相见的企业。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