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国货化妆品:奋起急追抢占市场份额

近一两年来,日化行业要求本土品牌崛起的呼声越来越激烈。面对长期以来由外资品牌主导的中国日化市场,本土化妆品品牌也开始了一轮激烈的竞争,涌现出一批类似自然堂、相宜本草的国产化妆品品牌。可以说在研发实力、市场销售、供应链等方面相比前五年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一向对国内外化妆品不闻不问的跨国化妆品公司,不得不考虑如何进攻日益壮大的国货。

以面部和眼部护理护肤品为例,根据AC尼尔森市场份额数据的统计结果,近三年全国现代渠道(即超市等渠道,目前是化妆品销售的主要渠道)销售的品牌份额有较大发展,排名前三的国产化妆品品牌分别是相宜本草、丹姿、李梅;对比三年前的市场份额可以看出,当时这三款国产产品的市场份额都比较低,但是仅仅三年之后,市场份额就翻了几番。

现阶段跨国化妆品公司的表现如何?2009年5月,跨国化妆品公司品牌(不含大宝)市场份额为57.9%。到2012年5月,市场份额已经下降到44.5%。玉兰油、妮维雅、旁氏、鲁德清、Canil market等各大品牌都在下滑,只有欧莱雅和强生在维持,市场流失最严重的是玉兰油,从三年的近30%下降到目前的20%,流失了近10%的市场份额!但是瘦骆驼比马大,市场份额还是第一,因为没有其他骆驼的市场份额超过10%。

可以明显看出,国货在现代渠道的市场份额大幅提升。排名前三的适宜本草,丹子和李梅更是引人注目。比如宜本草,2006年的时候,基本上没有超市愿意和她做生意提供货架,但是几年后,这种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可以预期的是,这些国产品牌仍然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虽然国产化妆品在现代通路的战线上进步很大,在个人护理店占据强势地位,但是在百货商店的战线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