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ian Dior起诉多家中国假冒网站索赔数百万美元
随着全球实体零售经济陷入衰退,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奢侈品仿冒行业的扩散。
据WWD称,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上周末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法院对中国的一些虚假网站提起诉讼,称这些网站使用其注册商标销售与美国品牌产品外观设计非常相似的服装和配饰产品,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然而,迪奥没有发布具体的虚假网站信息。
迪奥表示,这些销售假冒产品的虚假网站对迪奥整体造成了巨大的损害,鉴于该品牌商标创立以来极高的国际声誉和在消费者中的高知名度,其损失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迪奥在提交给法院的投诉文件中指出,这些假冒网站在中国使用的品牌标识可以追溯到公司成立之初,而假冒的迪奥产品是通过在线渠道在美国销售的。迪奥甚至声称能够复制消费者一个一个想要的名牌手袋,而且它还可以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包括信用卡、西联汇款和贝宝支付。
尽管一些虚假网站已被列入重点监控名单,但这些网站的总部基本上都在中国,运营商将使用多个虚假名称和地址注册网站,以避免被跟踪,并定期创建新网站来隐藏自己的身份。因此,即使迪奥在美国法院对这些网站提起诉讼,在判决结果出来后,公司将如何对这些虚假网站的经营者实施处罚也是一个重大挑战。
因此,该公司请求法院永久禁止这些网站使用迪奥商标销售任何商品,立即暂停业务并将所有域名移交给该公司,同时要求赔偿每个虚假网站200万美元和每个包含迪奥域名的网站10万美元。根据WWD引用美国政府数据,这些虚假网站的年总销售额已经达到1000亿美元。
此前有外国媒体报道称,中国消费者喜欢追求“同样的风格”,正在蚕食真正的奢侈品市场。
一些外国行业分析师指出,认为中国山寨趋势即将结束的想法是荒谬的。中国已经有了创新的基础,但仍然缺乏对知识产权的尊重。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奢侈品牌可以从“同型号”产品中看到一线希望,因为“同型号”产品的热销表明,他们的设计能够吸引中国消费者,而且随着年轻消费者财富的增加,他们也将更有能力购买真正的奢侈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迪奥第一次起诉中国的虚假销售平台。此前,该公司还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提起了类似的诉讼。当时,有超过400个虚假销售网站参与其中。由于信息在数字时代的迅速传播,迪奥公司逐渐意识到被造假的负面新闻将被媒体无限放大,对品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因此,抵制假冒已成为今年品牌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目前,迪奥已开始在产品中植入射频识别无线传感防伪标签,以更好地防止消费者被骗购买假冒产品。只要消费者把迪奥的手袋带进商店,销售人员就可以立即查询消费者以前在迪奥的购买记录。如果他们无法查询,则证明消费者没有携带正品。可以看出,在日益猖獗的假冒行业中,除了调查假冒平台的法律责任之外,使用新技术也是奢侈品防伪的一个新出路。
一些分析师指出,高成本的防伪技术可能会推高奢侈品的价格,但在假冒商品泛滥的社会,奢侈品牌似乎也没有太多选择。
去年8月,瓦伦蒂诺的前设计总监玛丽亚·格拉齐亚·奇乌里(Maria Grazia Chiuri)被任命为迪奥的品牌创意总监,这将使她成为迪奥70年来首位女性女装创意总监。一些分析师表示,迪奥正开始专注于开发配饰业务。
迪奥最近发布了2017财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截至3月31日的三个月销售额同比增长18%,至5亿欧元。同期零售额实际增长了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