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进口化妆品不因降税而降价 只因“档次”需要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官员透露,正计划降低部分商品在进口环节的税收,让这些商品通过正常渠道进口,防止税收流失。这一揽子降关税方案包括调整进口消费税,取消化妆品消费税,长期取消黄金饰品消费税。进口关税也有望进一步降低。

对于这个尚未尘埃落定的消息,最激动的还是广大消费者。长期以来,国内消费者在进口高端化妆品的消费上承担了过多的税负,以至于纷纷转向海外代购或在国外消费。对于高端品牌,消费者选择其他档次稍低的品牌并不少见。如果高档化妆品在价格上也取得优势,无疑有助于赢得更多的消费者。

但高端化妆品品牌是否愿意放弃高价策略,真正降低终端价格,还是个未知数。尤其是高端品牌几乎一年一次的“例行”涨价,似乎即使未来税收减少,也能保证其高端价格。

降低税收/价格

国内消费者购买一款进口化妆品需要缴纳哪些税费?一家日本进口品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进口化妆品有几大税目,分别是进口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进口关税会根据产品不同而不同,大概10%左右,增值税17%,只有进口品牌的30%的消费税占大头。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2006年4月1日起,国家对“高档护肤化妆品”征收30%的消费税。但国家对“高档护肤化妆品”的具体分类标准最终结果仍未出炉。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只有化妆品和香水需要缴纳30%的消费税,护肤品不缴纳这个税目。由此看来,对于进口化妆品,最高累计税目可超过进口价格的50%。湖北卫视编导陈小姐经常去香港买化妆品,深有体会。她告诉记者,同样的高端化妆品,如果算上汇率因素,mainland China的专柜比香港一些专卖店贵一半,而香港商场的比mainland China便宜两三成。

不过,高端品牌的最终零售价格是否会随着关税的降低和消费税的取消而大幅下降,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某进口日系品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该品牌多年来价格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市场上的价格管控也非常严格。某进口品牌华东地区总代理宣称“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会轻易调整产品零售价格,而是保持价格体系稳定。”

另外,即使一方在“减税”,另一方却一直在“涨价”。

据了解,高端品牌几乎每年都有一次“套路”涨价。第五大道奢侈品网的研究团队定期跟踪奢侈品牌的价格,发现每年奢侈品牌的化妆品都有微调价格的做法。一般原因是产品升级或包装更新,涨幅通常不超过10%。今年的物价涨幅特别高,几乎是两年来最大的。比如兰蔻就有三分之二的产品涨价,单品最高涨幅接近400元。

因此,简单地降低进口税或取消消费税不一定会影响高端品牌的最终零售价格。

高房价的必然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化妆品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进口化妆品的价格差异日益突出,这主要取决于其品牌定位。纵观百货商场的进口品牌,国际一线品牌如LaMer、Sisley、香奈儿、迪奥等占据了价格金字塔的顶端,而兰芝、Fancl、碧欧泉等品牌的价格相对更能让人接受。当然,TheFaceShop、SkinFood、missha的价格与“三个欧洲”等热门品牌不相上下。

江苏省某二线城市一家高档百货公司化妆品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百货品牌必须有

北京利源公司总经理陆离石静也对本报记者表示,欧珀莱的一些忠实消费者甚至希望这款产品的价格能够提高,他们期望从品牌的升级中获得认同感的满足感。

可见,消费者并不盲目否定高价产品,而高端品牌则通过高价自然划分目标高消费群体,塑造高端品牌形象。记者采访的多数业内人士认为,降低进口税并不能降低进口高端品牌的价格。“进口化妆品在中国市场实施高价策略,所以他们不可能降价。”此外,据报道,进口化妆品的高价不仅包括进口关税、消费税等税收,还包括产品的检疫费。

北京爱博欣化妆品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崔珊告诉记者,进口化妆品经过卫生检疫流程需要较长时间,这也是米莎在中国安排工作人员与韩国总部同步开发和灌装其化妆品产品的原因。

同时,国内市场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据了解,目前我国进口产品进入流通环节时征收17%的增值税。零售商向供应商收取进场费、上架费、节庆费等各种渠道费用几乎成了“潜规则”。这些费用最终会“返还”给消费者。

当然,对于以百货为主渠道的高端化妆品品牌来说,占据强势地位就不需要过多考虑渠道成本。而对于缺乏集团背景、知名度不高、通过代理商引入中国、以超市为主要渠道的进口化妆品来说,上述费用是不可避免的,税费减免对于他们降低成本、开拓市场无疑是个好消息。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