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2012危与机:本土日化行业,这个冬天不太冷

如果问,2011年,全世界人民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是欧债危机。那么中国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当然是房价了。成为2011年经济不可避免的话题。

2011年的最后几个月,各种谣言不断出现,让人觉得冬天更冷了。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功臣”,房地产行业似乎无力抵挡这股寒流。先是绿城破产,然后房地产巨头爆发网上卖房。欧债危机似乎已经蔓延到中国。伴随着国人的感叹,我们即将迎来传说中的2012年。

毫无疑问,2012年注定与经济有关,注定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焦点。联合国12月1日发布的《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号报告警告称,发达经济体深陷泥潭,新兴经济体也无法独善其身,全球经济在“二次衰退”的边缘“蹒跚前行”。联合国经济学家指出,即将到来的2012年将是世界经济“关键的一年”。据联合国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从今年的2.8%降至2.6%。

事实上,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无论房地产还是制造加工业都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经济衰退的声音不绝于耳。但细说来,并不是所有行业都是这种情况,其中有一个特例——日化行业。当其他行业都笼罩在危机的乌云中时,她却怒放,成为所有“灰烬”中的一点点红色。

日化行业的口红效应

日化行业是一个“神奇”的行业。每当面临危机时,不仅受影响小,而且往往逆势而上。

1929-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工业产值减半,但化妆品销量大幅增长;2008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爆发,口红、面膜等商品销量又开始回升。2008年上半年,欧莱雅实现了逆市5.3%的销售增长。

这就是“口红效应”,即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因此会转向购买更便宜的商品。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不必要的东西”,对消费者来说可以起到“安慰”的作用,尤其是柔软滋润的口红接触嘴唇的时候。而且经济衰退会减少一部分人的收入,让一些“小额闲钱”出现在手中,只是为了买一些“便宜的不必要的东西”

2012年注定是动荡的一年。全球经济不景气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还会给人们的心理蒙上阴影。行业不景气,失业率上升,收入减少。人们必然会减少对房地产、汽车等大宗商品的消费。据统计,2011年1-9月,全国汽车工业共实现营业收入9424亿元,同比增长13.67%,远低于去年同期64.24%的增速。与此同时,化妆品制造商雅诗兰黛(Estee Lauder)宣布,第一财季利润增长46%。此外,人们的消费信心也会下降。

但不少消费者表示,相比汽车等大件商品,化妆品等小商品的价格并不高,即使价格会因成本增加而有所波动,但一般都在可承受范围内,因此会继续消费。另外,虽然化妆品的必要性相对于食物、衣服等生活必需品来说没有那么强烈,但是人们长期以来养成的生活习惯已经很难改变,尤其是像肥皂、洗发水、沐浴露、牙膏这样的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业内人士表示,经济萧条的最大影响是消费者对消费失去信心。然而,与房子、汽车等大型奢侈品相比,消费者仍能买得起几十支口红、几百瓶面霜。而像上面这些日化行业的一些“必需品”销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日化市场的稳定。

本土品牌的“本土”优势

22日,尼尔森发布了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中国消费者信心总体水平保持稳定势头,为104点,明显高于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88点。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严旋认为,中国消费者信心的稳定来源于对就业前景的坚定信心。69%的受访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就业形势持积极态度;同样,超过60% (64%)的中国消费者对未来的收入预期持乐观态度。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中国似乎有一个独特的经济景观。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现在,当欧美等发达国家被经济危机的“乌云”笼罩时,一些人自然会把目光投向这个相对“平静”的东方国家。

“欧洲经济环境基本已经走到尽头,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好转。相比之下,国内的经济发展要稳定得多。这几年经常回国,发现国内化妆品市场其实很大,也在慢慢发展。很多像我们这样在国外代理品牌的中国人,都希望借此机会回国发展。”一位在国外工作多年的化妆品品牌代理商如此表示。

事实上,像宝洁、欧莱雅、资生堂等国外行业巨头早就将触角伸向中国,并明确表示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消费市场。事实上,尼尔森最新监测显示,中国快速消费品零售额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快速增长。其中,零食和个人护理品的发展尤为突出,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0% (21%)。

业内人士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消费者有强烈的欲望和能力消费非必需品。跨国企业有机稳步发展,本土品牌通过积极创新,有力推动了国家层面的销售增长。

作为本土品牌,有着跨国公司无法比拟的“本土”优势。从丝芙兰香港店的关闭,到莎莎大陆6年的持续亏损,可以发现国外品牌在中国明显“水土不服”,无论是品牌产品还是品牌加盟店。本土品牌似乎更了解中国人的消费理念和习惯。

随着类似中草药的化妆品的兴起,这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产品越来越受到关注,这是本土特色的优势,是国外品牌无法模仿和比较的。

与此同时,国外品牌在中国频频出现质量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人的“品牌迷信”,开始理性面对产品。国外品牌在传播、市场反应、危机应对等方面的缺陷。也在不断的展示,和本土品牌相比也有劣势。很多业内人士都看好本土品牌的未来。

2012年即将到来。对于很多行业来说,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寒冬”,但对于日化行业,尤其是一些本土品牌来说,这个“寒冬”其实一点都不冷。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