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两面针爆露日化行业多元化问题

近日,洗妆网记者获悉,“牙膏第一品牌”发布公告,欲出售不超过1500万股中信证券股份,实施自救。

资料显示,2004年两面针牙膏年产销量超过5亿支。巅峰时期两面针的销量仅次于佳洁士和高露洁位列第三,在国内同类产品中保持第一。现在两面针2011年年报显示,牙膏营业收入1.05亿元,占牙膏市场份额不到1%。

多元化是造成目前局面的主要原因。资料显示,两面针涉足牙膏、药品、家居卫生用品、房地产等业务。从2010年到2012年,主要控股公司的数量保持在9家,但只有3家表现良好。两面针副业未能成功,主业牙膏却被拖垮,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事实上,多元化战略不仅是日化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经销商考虑的问题。当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很多企业和经销商为了获得更好的利润,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田丽日化总经理胡浩告诉洗妆网记者,化妆品专营店只是他职业生涯的一部分,未来还会进入其他行业。目前,实现多元化战略的日化企业太多了,如联合利华、强生、云南白药、片仔癀等。

但是,对于多元化,企业或者经销商应该如何看待?毕竟在日化行业,除了现在的口是心非,上世纪90年代成为本土日化企业第一品牌的绿丹兰,也因为盲目的多元化战略而走向没落,导致资金无法归集。那么对于企业和经销商来说,如何应对多元化呢?

娃哈哈掌门人宗后卿也表示,娃哈哈要走多元化之路。他建议,是否多元化取决于三个因素:1。是否有这方面的需要;2.有足够的能力;3.是否有机会。对于有意走多元化道路的企业,应考虑以下因素:企业管理者的任务是合理组织自身资源,以满足市场需求。这里的“适应”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企业有能力满足相应的市场需求;第二,企业在这个市场上有竞争优势或者有相应的竞争能力。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