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社区化妆品店:路在何方?

2013年10月,沃尔玛发布了2015财年的资本支出计划。其美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illSimon对社区店业态寄予厚望,称将加快社区店建设步伐。事实上,早在2009年,沃尔玛的“惠轩”社区店就已经在深圳“试水”,计划5年内在中国开设1000家“惠轩”社区店。

与此同时,乐购、华润万家等零售巨头也纷纷布局社区,推出社区型超市。从这些零售巨头布局社区超市的行为来看,社区零售业态确实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今年的零售环境相当糟糕,利润下滑,生意不景气。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目前被大家看好的社群模式会有怎样的发展呢?

当前状态:

社区补充的康体:去年康体很火,备受关注。因为康帝的出现,我们看到了一种可以快速复制,适应未来发展的新零售模式。而且,这样的新模式适合在社区居住。

到11月15日,康体系统共有214家门店,但社区门店只占很小一部分,大概20%。康帝提出适应社区开店的模式,但不代表康帝只在社区开店。

相对于商圈的商铺,小区的商铺租金成本相对便宜。去年1月8日,康缇在广州元岗开了一家40平米的社区店。据相关人士透露,当时日销售额2000元左右,月租金5500元,两名店员平均工资2800元。表面上看是赚钱的生意,其实是亏本的生意。

如今,这家店已经关门了。“广州以拓展和加盟为主,元岗店和天河店更多是榜样。”邹本生说。

相比康缇,长沙的霸天日开的全是社区店,从第一家到现在的18家。在房租高企的今天,霸天的房租和物业费只占总营业收入的6%左右。虽然房租涨幅不大,但人员成本大幅上升,如果销售停滞,将难以生存。

社区模式是趋势,但不代表布局社区就能盈利。关键在于经营者的商业思维。那么,社区店的发展出路在哪里?

良好的服务,提高粘度,

目前巴天日的店铺大多分为上下两层。楼下主要是卖化妆品,楼上是美容护理区。消费者在前店购买洗护用品后,后院可以为其提供保养、护理等一站式服务。这种前店后院的模式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也增强了店铺与消费者之间的粘度。

同样,为了强调服务,厦门乔宇不仅定期举办沙龙活动,而且更加注重员工服务的专业性。所以每个月都会有这么一天半的时间关门,集中所有店员进行培训学习,让服务更加到位。

选一个好地址,用一个好人。

厦门乔宇化妆品店目前有15家门店,分布在商业区、工业区和社区,其中社区有5家。要求小区常住人口2-3万,选址前会从几个方面考察。

一是看房产价格,因为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往往与房产价格挂钩;二是逛菜市场,看看有没有很多高档生鲜摊位;三是看晚上的灯光情况,证明入住率高;第四,要看年龄和男女比例。毕竟化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还是20-45岁左右的女性。正是因为吉斯在选址前的努力,吉斯的生意一直不错。

提高便利性

因为社区店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产品和价格,还有便利性。在康提店里,品牌专柜很少。取而代之的是面膜护理中心、彩妆中心、口腔护理中心、男士护理中心等品类区。这非常符合社区群体的消费习惯,

联合营销,合作共赢。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兴起似乎站在了实体店的对立面。很多运营商对此深恶痛绝,但也无可奈何。事实上,社区店特殊的地理环境,接近消费群体,可以实行实体和网络社区运营模式。这种模式的盈利核心是利用网络推广产品,利用实体店体验产品。两者相辅相成,解决了实体店流量低,网络无法亲身体验的弊端。

目前国内社区店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单向的买卖,缺乏双向的互动和沟通。未来社区零售要注重社会价值,把门店培育成让人感到温暖的载体,这是提高消费者与门店之间粘度的有效途径。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