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皂基成分和氨基酸
皂基成分和氨基酸的区别在于核心的表面活性剂成分。皂基洗面奶的“皂”可以理解为长链脂肪酸与碱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后得到的脂肪酸盐。常用的碱是氢氧化钾。抓住了氢氧化钾这个关键成分,就很容易判断一个产品是不是皂基洗面奶。为了配方稳定,有些产品不添加氢氧化钾和各种有机酸,而是直接添加脂肪酸盐,如肉豆蔻酸钾、硬脂酸钾、月桂酸钾等。这些是脂肪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的产物。虽然配料表里没有氢氧化钾,但还是皂基配方。
常用的脂肪酸有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加上水、多元醇等常用成分,其次是氢氧化钾,所以氢氧化钾的排名表应该在前七位(转化率应该在排名的前1/3)。如果氢氧化钾在配料表中处于靠后的位置,说明添加量很少,不一定是皂基配方。
在此基础上,如果你看到名字中有“深层、彻底、强效、清爽、控油”等字样,就百分之百确定是皂基配方,这是基于产品名称和广告宣传的合理推断。
氨基酸洁面产品是以酰基氨基酸盐为主要表面活性剂的产品。酰基氨基酸盐清洁效果好,泡沫丰富,安全温和。它的命名方法一般是XX酰基Y氨基酸z。
前面XX是酰基,一般是月桂、椰子油、棕榈(亲油端)。
中间的Y是氨基酸的名称(去掉了氨基酸中间的碱基字),通常是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
最后一个z是亲水的钠、钾或三乙醇胺/TEA(亲水端)
上述结构模块可以任意组合,如椰油酰谷氨酸钠、月桂酰甘氨酸钾、棕榈酰丙氨酸茶。
掌握了这个判断标准,你就能看穿很多指鹿为马或鱼为珍珠的套路。有些所谓的氨基酸洗面奶,里面填充的是真正的氨基酸,充其量只能保湿,对清洁没有帮助。
还有一招,叫做篡夺宿主的角色,就是添加少量的酰基氨基酸盐,在配料表中排名靠后。它不是主要的表面活性剂成分,却被隆重地称为氨基酸洁面。必须含有酰基氨基酸盐(XX酰基Y氨基酸Z);不能有硫酸盐或氢氧化钾。
所以皂基成分和氨基酸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关键成分是氢氧化钾,一般排在前七位;后者的关键成分是酰基氨基酸盐(XX酰基Y氨基酸Z),不能含有硫酸盐或氢氧化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