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化妆品塑化剂已禁用三年
塑化剂风波愈演愈烈,不仅食品,化妆品也卷入其中。据台湾省媒体报道,一些无良企业还在指甲油、香水、口红等化妆品中使用塑化剂。所以台湾省卫生厅也对化妆品进行检查。
据广东省包华检测中心技术总监介绍,在《化妆品卫生规范》的2007版中,DEHP、BBP、DBP等6种塑化剂被列为禁用成分,也就是说化妆品禁止使用这几类塑化剂。
据介绍,目前常用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有10多种,为无色油状液体,无味或无臭,挥发性低,广泛应用于各种日用品和医疗用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主要作用是软化PVC塑料,增强其柔韧性。到目前为止,邻苯二甲酸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了50多年。
记者了解到,去年年底,广东药监部门曾对市面上一些知名本土品牌化妆品进行过塑化剂检测,但并未检出。
地摊化妆品成分不明或含邻苯二甲酸酯。
记者在广州体育西路地下通道看到,在BRT地铁站入口两端,卖指甲油的摊主生意不错。各种颜色的指甲油装在统一透明的小瓶里,黑色瓶盖。上面没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产品信息。至于产品成分,无从得知。
摊主告诉记者,因为颜色鲜艳,价格便宜,她的生意还不错。其客户主要是附近写字楼的女白领和服务人员。临近夏天,穿拖鞋凉鞋的爱美女士都喜欢买一罐指甲油,花不了多少钱就能换个心情。她透露,有些人一次买三四瓶。反正便宜。有些人只是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
至于这种指甲油的产品质量,买了一瓶粉色指甲油的女顾客告诉记者,这个问题有点太大惊小怪了。只是一瓶指甲油,又不是抹在她脸上的。没关系。就算有问题也没关系,但她也说过如果是护肤品,绝对不会选择货比三家。
此外,记者在动物园地铁站门口、越秀公园大门旁的路边、南楼附近,也看到了不少类似上述三款产品的指甲油出售。在天河公园对面的上社牌坊附近,记者也看到有人在卖瓶装香水。这个设备有三个类似饮水机的出水口。据摊主介绍,这三种口味可以满足人们一天中任何时候的需求。他指着相应的网点介绍。一种清新凉爽,适合早上刚起床,另一种清淡如花,适合拜访客户时的社交场合,还有一种浓郁的风味,可以满足人们在晚上休闲娱乐时的个人魅力。但记者看到,这款产品和“三无产品”一样,没有任何产地和成分的说明。摊主向客人介绍时,声称是从正规厂家批发,质量绝对有保证,可以放心。
一位资深化妆品从业者表示,根据化妆品管理的规定,其所含的物质必须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注。但目前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很多化妆品都没有标注,消费者无法辨别。
他说,街上随处可见的指甲油零售摊和美甲摊上出售和使用的廉价指甲油非常令人担忧,因为与普通化妆品相比,指甲油需要更高的液体稠度,并能牢固地固化在指甲上,因此需要增加其密度指数,自然更需要添加乳化剂。考虑到成本,价格低廉的邻苯二甲酸酯在一些无良厂商眼中是必需品。
专家表示,正规厂家的化妆品可以放心使用。
专家表示,人们不应该对日常用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使用过于恐慌。一般来说,大部分涉及邻苯二甲酸酯的产品利大于弊。
据介绍,邻苯二甲酸酯挥发性低,在化学品中相对稳定,在塑料制品、洗发水、洗涤剂等中含量也很少。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制作,对人体的伤害可以降到最低。
“尤其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护肤品和洗涤用品,一般不会分解邻苯二甲酸酯。”所以,人们不必刻意排斥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的物质。
同时,专家表示,要小心地摊货。很多非正规厂家为了降低成本,盲目追求利润,在生产塑料制品、装饰材料、洗发水或化妆品时,不严格按照规定添加或使用邻苯二甲酸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摊货’。因此,他们生产的产品很可能含有过量的邻苯二甲酸酯。或者操作不达标,导致邻苯二甲酸酯存在不稳定。当人们使用这种物品时,邻苯二甲酸酯很容易挥发,对人体造成伤害。
“所以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不要为了便宜而选择‘地摊货’或者‘三无产品’,否则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