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胶卷靠什么玩转化妆品
巨头玩“混搭”是目前的趋势。可口可乐涉足化妆品行业,推出可乐、芬达等口味的润唇膏,百事可乐进军运动服装行业,娃哈哈尝试童装,但销量不佳,服装品牌影响力远不及饮料。太子奶集团做了“太子奶”童装,耗资数亿的太子奶童装公司已经停产。以生产洗发水闻名的王霸集团推出了“王霸凉茶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跨界生存,风生水起,有人崩溃死亡。
其中,以电影史闻名的富士胶片成功进军化妆品行业。但是曾经红极一时的富士胶片卖的是化妆品。你会相信吗和电影化妆品,无关。然而富士牌化妆品诞生了,他们被打上了“时尚”和“高科技”的烙印。他们以“老前辈”的身份出现在硝烟弥漫的化妆品市场,你不得不感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可以跨界诞生。
从膜跨度到护肤品,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行业都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从线上到线下争议不断。在记者调查的50名年轻女性中,28%的人表示会考虑购买,38%的人表示不确定,34%的人表示不会考虑购买。
营销专家表示,富士作为世界著名的胶片制造商,知名度很高,但胶片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遭到数字化包围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不可逆转的技术变革。所以,电影厂商都在寻找突破口。从富士这几年的举措来看,卖化妆品是其多元化发展的重头戏,可以增强其市场的抗风险能力。依托富士的金字招牌,可以快速为化妆品打开销路。同时,化妆品也可以强化富士品牌,一举两得。
但同时专家也表示,企业涉足任何新的领域都存在风险,尤其是生产薄膜的企业进入化妆品领域,其风险不容小觑。如今中国化妆品市场聚集了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竞争异常激烈。但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让这个行业充满期待,富士进入中国化妆品市场既有机遇也有风险。
其实早在2006年,富士就已经涉足化妆品业务,但只是在日本生产销售。富士胶片高管表示,化妆品其实是一种化工产品,学科属于高分子化学。富士胶片在高分子化学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化妆品中有一种胶原蛋白,这种胶原蛋白在胶片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掌握了高科技的富士胶片公司之所以跨界进入化妆品市场,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别人不具备的技术优势。
富士胶片生产的化妆品以网络销售的形式渗透到市场。富士推出的化妆品“艾诗缇”已经发展到近5000家连锁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没有人认为富士胶片公司生产的这种化妆品涂在自己的皮肤上有什么不同。大家都不记得是八九十年代生产富士胶片的工厂生产的了。
“富士胶片”成功跨界进入化妆品,得益于其创新的运营模式和战略定位。一个老爷爷的电影企业能在化妆品行业重获青春,无疑预示着日化行业强大的能量和无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