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业第四次浪潮来袭 本土化妆品店如何选品牌?
据说目前中国化妆品行业正处于第四次浪潮阶段。其中,90年代初被称为“中国化妆品行业第一波”,代表企业有绿丹兰、永芳等。目前,这些企业要么已经衰落,要么正在走向衰落。
21世纪初是“中国化妆品行业第二次浪潮”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代表企业有大宝、小护士、丁家宜、羽西、舒蕾等。目前这些企业都被国际大牌企业买走了,换句话说就是被品牌商卖掉了。
2010年前后,被称为“中国化妆品行业第三次浪潮”。这一阶段的代表品牌有王霸、明治、自然堂、珀莱雅等。目前这批企业品牌准备成为上市公司或者已经成为上市公司。
现在除了前三波,自然是第四波了。那么在第四波阶段,中国化妆品行业需要什么样的品牌,这些品牌会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化妆品店的七大现状和九大原因
就中国本土化妆品店而言,只有看行业时代发展的脉搏,才能选择好的产品,而选择好的产品是提高店铺经营利润的基础。化妆品店需要什么样的品牌,主要取决于目前中国化妆品专卖店市场的特点。
所以首先要了解我们作为化妆品专营店所处的市场环境的特点。
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考察,总结起来,本土化妆品店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开店比以前难了;其次,大家都来华凯化妆品店,所以街上的竞争对手比以前多了;再次,随着消费水平和人们消费意识的提高,顾客对产品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和挑剔。第四,这几年大家都在反映化妆品店生意不如以前了,基本都说生意不好;第五,物价和房价每天都在涨。很明显店面租金在逐年上涨,所以店面租金涨了;第六,以前店里招一个店员相对容易。现在,店员要求更多,但不是很好。文员大多工作时间不长,工作几个半月基本就跑了。第七,最后的结果是钱少了,华凯化妆品店的利润一年比一年差。
那么中国化妆品卖场出现上述七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据分析,有以下原因。首先,门店管理团队分散,店员管理不够科学;其次,缺乏系统的店面管理。第一,缺乏系统化的工具,比如店面管理的计算机系统。第二,缺乏系统的操作流程。乱是很多店面给人的第一印象。第三,本土化妆品店实力普遍较弱,既缺乏资金硬实力,也缺乏营销和文化推广的软实力;第四,化妆品店的形象比较差。我们看到很多店铺几乎没有任何形象可言。一般我们只是找个广告招牌制作公司做个牌匾,就是店铺的形象。
第五,经营成本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店面租金不断上涨;第二,劳动力不断上涨。其中,劳动力上涨成为最重要的成本。年轻人一般不会在一家店待很久,因为他们认为反正自己是个体户,她可以当老板。过几天她熟悉了店里的工作之后,也可以拿点资本做老板,或者去一些工资待遇更高的地方。
第六,本地化妆品店普遍地板效率低。所谓楼面效率,是指每平米店面的日销售额。地板效率越高,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销售额越大。屈臣氏门店普遍楼层效率高,利润率高。因此,很多资本开始进入日化零售行业。
第七,本土化妆品店缺乏大型连锁店。相比国际大牌店,本土化妆品连锁店要少很多。因为门店数量少,更多的是单店,所以在采购价格上没有优势。相比屈臣氏,本土化妆品店的利润率更低。主要原因是门店数量少。但是,目前很难发展一个大的日化连锁。而且发展全国连锁的机会基本不多,已经连锁的企业能够在本地占优的更是凤毛麟角。
第八,由于门店数量少,本地化妆品门店规模普遍较小。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所以很多B型店难以为继,C型店摇摇欲坠。而导致上述七种本土化妆品店现状的最后一个原因是发展缓慢。
四个基地帮助化妆品店选择品牌。
以上是中国化妆品店的七大现状和九大原因。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土化妆品店如何突破上述桎梏呢?
突破束缚的方法有很多,选择一个好的产品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因为不管什么方法,开店都是为了卖产品,只有把产品卖了,才能盈利,才能达到开店的最终目的。
所以,当中国第四波化妆品店来袭,什么样的产品可以作为这个阶段的代表?通过对过去工业历史的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化妆品工业的第四次浪潮阶段下,产品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首先,产品必须高度差异化。目前市场上基础护理产品非常多,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正是因为产品同质化严重,很多在产品方面无法突破的品牌输出各种服务:整店输出的,打造名店的,文化营销的,体验销售的。各种服务理念层出不穷。并不是说这些服务不差,而是本土化妆品厂商在产品力方面下了血本之后,不得不绞尽脑汁在服务上做文章。对于很多店家来说,被品牌厂商各种各样的服务营销模式搞得一头雾水,无所适从。
其次,产品必须有强烈的时尚感。很多品牌厂商的产品可以说是一个品类要卖好几年,包装设计都是工业化的产品,明显跟不上时代。化妆品,一个美好的行业,一个让消费者做梦的行业。每年的流行趋势都不一样,所以品牌厂商的品质和产品需要每年更新一次。且不说化妆品应该是这样,服装和电子行业每年都在创新,各种新品层出不穷。
再次,产品品牌必须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丹兰曾经风靡一时。90年代初,其企业总资产最辉煌时近40亿。但由于这家企业并没有真正专注于打造民族品牌,一切以商业盈利为目的,将投资资金分散到了其他十几个与化妆品行业无关的行业。结果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失误导致资金链断裂,步入毁灭之路。所以,无论品牌目前看起来有多美好,如果品牌运营者在经营决策上稍有失误,整个看似美好的建筑都有可能在瞬间灰飞烟灭。化妆品店如果一不小心碰到了这样的品牌,随之而来的只能是厄运,可见选择是多么的重要。
最后,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以前国内的人都有崇洋媚外的心理,但这些年崇洋媚外的心理越来越小,国内的人也逐渐自信起来。之前很多本土化妆品行业的品牌为了找家世背景都穿马甲,但是皇帝的新衣被戳破之后,大家对那个马甲就不太感兴趣了。反倒是扎根中国的几个品牌走得更踏实了。所以以后本地化妆品店选择品牌的时候,首先要看产地。如果是国际品牌的话,大部分都是产地有问题。相反,只有表明品牌起源的品牌才值得信赖。商业诚信真的是商业社会最重要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