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面膜品类:未来终端为王 高消化率制胜

如果说2013年的品类元年赢得了口罩的火爆,品牌数量的疯狂增长让市场突飞猛进,那么2014年将是竞争之年,真正无情的竞争即将开始。在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面膜今年转向“终端为王,高消化率胜出”。

听说某面膜品牌花大价钱聘请营销大师打造前所未有的概念,却没有将营销定位转化为直观的经济效益,后期终端运营无所适从。

再比如某高端面膜品牌,在市场上自诩高调土豪,致力于走白领高端路线,但市场评估却给了它当头一棒。

都说一年中面膜热,但没人知道风光背后的痛。2013年,大量口罩品牌蜂拥进入口罩市场,宣称口罩最赚钱。但2014年,一些老面孔悄然离去,口罩数量相对放缓。大多数面具玩家开始审时度势,思考如何过上滋润的生活。

那些隐含的数据

面膜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KA门店只能容纳4个面膜品牌生存,其中4个之前还能活得好好的,之后4个都快不行了。口罩市场上有上百个口罩品牌。哪个品牌自诩在KA店排名前四?《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在采访多个口罩品牌的过程中均无结果,都说口罩品牌的美妆是超市第一,第二名却没有人敢高调威胁。

记者在调查口罩市场的过程中,试图找到“老二”,试图统计各大口罩品牌的市场份额。然而,许多企业的回应是“市场份额,我们没有统计过,很难估计。”

一位有四五个口罩品牌的经销商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判断一个企业活得好不好,要看几个数据,就是回款数、网点数、销售额、品牌美誉度、品牌力。比如某口罩品牌的渠道铺设,随机抽样一个省200个网点,说明这个省铺设的面很细,很有穿透力。”据了解,与2012年相比,2013年,洁宝旗下的草舍名媛和容元美两个自有面膜品牌实际年销售额同比增长均达到200%。同时,目前草舍名媛、容元美品牌销售终端数量已超过5万。

今年除了明治、相宜本草、荣院美、草舍名院等几家巨鳄外,哪些面膜公司退货次数最多?行业讳莫如深,某口罩公司称“这个不方便透露”;面膜公司B说“全国大概有8000家网点”;c面膜公司称“回款逐年增加”.

提到那些隐性数据,业内很少有人敢理直气壮地威胁,口罩企业的盈亏还不清楚。当然,我们不做任何猜测,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为2014年努力,就是为了让这些数据“飞一会儿”。“终端为王,消化率高者胜”

2013年,大大小小的面膜品牌都在抢占加盟渠道,但真正进入终端,在正面战场上战斗的品牌并不多。店老板手里大概有10个口罩品牌,但是真正喜欢的品牌不多。深圳一位代理商兼店主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店里有四个口罩品牌,其中一个是自己的代理商,店里的销售比较活跃,占了整个口罩销量的一半以上。50平米左右的店,月总销量在10万左右,而口罩月销量在2万到3万。”

保持高销量口罩比例的关键来自于终端的移动销售,这也是2014年的新机遇。随着渠道营销和终端竞争销售的加剧,一批卖点鲜明、质量可靠、实力雄厚、推广思路新颖、利益长远的口罩品牌的竞争优势将越来越明显。而产品有特色、营销推广模式缺乏创新、推广投入不足、渠道无表现力的口罩品牌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狭窄。

2014年,新的竞争形势可能会催生出新颖的口罩销售模式。从特许经营渠道的需求出发,认为销售m

2014年,企业将注重精细化管理和终端服务。这意味着粗放式的经营方式进入彻底淘汰期,口罩企业做好了精细化管理,抓住了终端销售,提高了消化率,对口罩占比做了统计和分析。

一个企业的危机意味着其他企业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口罩市场的重新洗礼和渠道终端的新一轮竞争将陆续上演。

2014年面膜市场集中度提高,各大品牌分化,最终形成“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市场局面。毫无疑问,在新一轮的行业竞争中,还是会有一部分企业走出去,尤其是那些消化不了成本上升、适应不了新格局、缺乏应对实力的小企业。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