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妆小心这几个误区
药妆的效果比普通化妆品好,但是多了几个限制。有很多用户不知道的误区。看看你有没有经历过这些现象,如果有,赶紧改正!
低敏感性草药提取物不会引起过敏反应。化妆品如果要宣布低敏,一般需要经过反复的皮试才能确定是否有过敏的可能。然而事实上,很多化妆品公司并不这么做。所以,宣称低敏感的草本药妆也有可能引起皮肤过敏!
草本药妆没有防腐剂。所有的药妆都会含有防腐剂。除非是像凡士林一样油的面霜,才有可能没有防腐剂。所以声称化妆品不含防腐剂是没有意义的。
草本化妆品可以提高皮肤紧致度。紧绷一般是指肌肉收缩引起的皮肤紧张。一般的皮肤药妆并不能真正深入肌层让肌肉收缩。大部分药妆或面膜最多能改善皮肤光滑度、颜色和质地。
化妆品不会引起过敏反应。真相:化妆品要宣称低敏感,一般需要经过反复的皮试才能确定是否有过敏的可能。然而事实上,很多化妆品公司并不这么做。所以,宣称低敏感的草本药妆也有可能引起皮肤过敏!
化妆品没有防腐剂。真相:所有化妆品都会含有防腐剂。除非是像凡士林一样油的面霜,才有可能没有防腐剂。所以声称药妆中没有防腐剂是没有意义的。
用药可以提高皮肤紧致度真相:紧绷一般是指肌肉收缩引起的皮肤紧张。一般的皮肤药妆并不能真正深入肌层让肌肉收缩。大部分药妆或面膜最多能改善皮肤光滑度、颜色和质地。
消费误区在中国化妆品消费的七大误区中,对“药妆”概念的误解最为明显。我国没有出台药妆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也没有对药妆进行批文和批号审批。“即使是有特殊功能的化妆品,也不能称为药妆。”所以药妆比化妆品更安全有效的说法在国内是不可行的。
消费的认知误区“除此之外,我国化妆品消费还有六大误区,包括:特殊用途化妆品必须有特殊功能或特殊用途;化妆品的防晒系数越高越好;产品名称和标签中的成分必须含有配方中成分声称的功效;所有测试过的化妆品都是安全的;检出的物质等于非法添加,等于不合格产品;有不良反应的化妆品不安全。
检测不等于使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近年来,关于化妆品中检出违禁物质的新闻屡屡被媒体曝光,以至于在公众认知中,“检出违禁物质”几乎等于“添加违禁物质”。我国不合格产品的认定主要看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只能证明“检测”不等同于“使用”。以“铬”为例,我国禁止在化妆品原料中使用铬、铬酸及盐类,但允许CT77288作为着色添加剂使用,这种着色剂中也含有“铬”。如果在检测结果中检测出这种成分,很可能来自于生产过程中着色剂成分的替代,甚至来自于不锈钢材质的生产设备。”“非法添加”这个词要慎用。“故意添加可以视为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