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你的面膜其实是“皮肤鸦片”!央视曝光广东毒“鸦片”面膜

日前,广东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了专门针对网上面膜产品非法添加的监管风险监测结果。结果显示,网上口罩产品的安全性不容乐观。

近1/4的产品非法添加了糖皮质激素。

经过筛选筛选,工作人员从各大电商平台和部分微信卖家共购买了137款功能性口罩,样品兼顾了高、中、低价位,其中20元以下样品6款,20-100元之间样品75款,100-200元样品32款,200元以上样品3款。

采样后,工作人员首先对化妆品中的禁用物质糖皮质激素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33个口罩样品非法添加糖皮质激素,占总抽检样品的24.1%。

什么是糖皮质激素?

据了解,糖皮质激素是一种临床药物,在抗炎、抗过敏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在皮肤科广泛用于治疗皮炎、湿疹等疾病。但同时,专家指出,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严格使用。如果糖皮质激素被滥用,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一些违规添加糖皮质激素的面膜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快速美白嫩肤的效果,但如果长期使用,人体皮肤会产生激素依赖性症状,停用后会加重皮肤过敏,出现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等严重问题。2007年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明确规定化妆品中禁止添加糖皮质激素。

受利益驱动,一些企业在面膜中非法添加被称为“皮肤鸦片”的糖皮质激素,片面强调产品的速效美白嫩肤效果,最终损害消费者健康。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因使用非法添加物质的化妆品而产生皮肤激素依赖。

一个面膜用了两年,皮肤越来越敏感。

前不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接诊了一位女性患者。这位患者平时有经常敷面膜的习惯。她连续两年用同一个面膜。但是最后皮肤变得越来越敏感。就医时整个脸变红、发痒、轻微晒伤,或者情绪激动,都会加重病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赖伟主任告诉记者,这位患者戴的是典型的糖皮质激素口罩,患有激素依赖性皮炎。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患者不仅在广东,而且在全国都在增加。近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皮肤科医生看到,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几乎占其门诊咨询的五分之一,这些患者大多有长期使用一些功能性美容产品的经历。

皮肤“上瘾”治疗只需要两周,漫长而棘手。

专家告诉记者,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只需要两周左右,但治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有些口罩厂商为了追求销量,可以不择手段。那么通过这次风险监测,监管人员发现了哪些非法添加规则?供我们在消费时参考?我们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工作人员对33款非法添加物质的样品进行类型分析后发现一个现象,即这些样品在网页上的描述大多存在片面夸大宣传,比如宣称快速美白、补水、嫩肤:其中一款非法添加物质的问题面膜宣称补水是玻尿酸的5倍,美白效果是珍珠粉的37倍;有的甚至直接宣称是消炎防雾霾的.

广东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事业部总监谢志杰告诉记者,面膜在基础保湿和护肤方面作用突出,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但是,任何化妆品都不应该片面夸大宣传效果。谢志杰提醒消费者,“任何在化妆品中添加的非法物质,都是为了加强功效,表现出这种速效、显效的功能,但这些都是有毒有害物质,不能使用。消费者应谨慎购买功能性产品,不要轻信误导宣传和夸大宣传。”

在后续核查中,执法人员还发现,33个含有糖皮质激素的口罩样品中,有32个为非法产品,非正规企业生产。

据了解,目前我国对化妆品实行注册和备案两种管理制度。产品登记备案信息由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统一公布,供公众查询。

如何鉴别化妆品是否可靠?

广东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监管处副处长郭昌茂告诉记者,为了鉴别化妆品是否可靠,消费者不妨多加留意,在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的网站上花上两三分钟,在“化妆品”导航栏中输入产品包装上标注的商标、产品名称、生产单位、批准文号等信息。“检查手中的产品,结果一目了然”。

“如果查到的信息和网站上的注册信息一致,那么这个产品应该比它更安全可靠;如果没有,第一,不要购买和使用。第二,建议直接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举报投诉。举报电话是12331”。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