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换季时节 别让保湿陷入这六大误区
保湿可以算是换季中最基础的护肤工作了。但是,身边很多人抱怨看似简单的工作。用了这么多保湿产品,皮肤还是感觉干燥。那么问题来了,你有没有陷入保湿的误区?下面就来告诉你换季的六大保湿误区。
只涂乳液保湿。
只涂乳液保湿。
因为讨厌脸上油油的感觉,很多人根本不碰油性护肤品。洗完脸只涂上保湿乳液,以为皮肤会水嫩透亮,殊不知这样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反而会让皮肤更干。这是因为,如果没有后续的锁水产,乳液会蒸发的很快,尤其是外面很干燥的时候,蒸发速度会更快,甚至会带走面部皮肤原有的水分。冬季宜选择不含酒精的产品(刺激性较小),在脸部还湿润的时候,迅速抹上保湿产品,然后再涂上一层乳液或面霜,及时锁住水分。
勤洗脸,清洁用品不换季。
勤洗脸,清洁用品不换季。
告别炎炎夏日,脸上不再有光泽。如果还像夏天一样用强力清洁产品洗脸,会让脸越来越干,更容易引起敏感症状,比如发红、脱皮、瘙痒等。此时应使用肥皂(或含皂碱)和含有果酸、水杨酸等成分的洗脸产品。不要用磨砂洗面奶,用成分简单温和的保湿洗面奶。一天洗脸不要超过两次,水温不要太高。否则,热水会破坏皮肤的皮脂膜,降低表皮的保水能力,刺激面部毛细血管扩张,使人感到瘙痒不适。
对某些保湿成分的迷信
对某些保湿成分的迷信
在接触任何保湿成分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两点:一是自己的皮肤是否适合;二是怎么用,还需要搭配哪些成分才能真正保湿。在选择保湿产品时,最好花些时间看看它的成分标签,并尽量确保它含有各种类型的活性成分。比如一瓶兼具“吸水”和“锁水”效果的保湿剂,效果会更好。
油性,“痘痘族”不需要保湿。
油性,“痘痘族”不需要保湿。
“痘痘人”或油性人往往对“油”深恶痛绝,拒油性护肤品于千里之外。其实皮肤的油量和角质层的含水量并没有绝对的关系。油性皮肤的人不一定缺水。所以要根据皮肤状况及时调整使用的保湿产品。“痘痘族”也不是完全不能碰乳液。当皮肤变得干燥或脱皮时,可以根据情况使用化妆水加强保湿。
每周去角质。
每周去角质。
虽然去角质可以帮助皮肤恢复光泽,但是过于频繁的去角质(比如一周一次以上)或者同时使用几种去角质产品,会使角质层越来越薄,失去储水和抵御外界环境伤害的能力。
冬天,保养偷懒没坏处。拉长去角质间隔对皮肤比较好。哪怕是油性皮肤,一两周去角质一次就够了;皮肤干燥的人甚至可以把时间拉长到一个月一次。
频繁的矿泉喷雾
频繁的矿泉喷雾
日常保养补水时,有些人喜欢随身带一瓶矿泉喷雾,以便随时拿出来喷,缓解不适。事实上,这实际上可能会干燥皮肤原有的水分。
保湿矿泉水虽然含有微量矿物离子,确实可以补水,但由于不含能锁水的保湿成分,往往事倍功半。如果喷的次数太频繁,又不涂乳液锁住水分,皮肤就会陷入干33,354,湿33,354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