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商超自白书:市场推动发展

继2009年投资30亿元新开380家门店后,2010年,华润万家创下中国零售开店最快纪录,新开门店450家,实现销售额718亿元。截至2011年,华润万家全年新开门店935家,强势布局29个省级区域和100多个重点城市,销售额达827亿元。今年,华润万家计划全年新开门店800家以上,不断优化自身的经营水准、竞争力和专业能力。四年四个数字表明,华润万家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发展定位,那就是向所有可能的空白市场扩张,抢占市场份额。

是华润万家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的一级利润中心,也是中国最大的零售连锁企业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华润万家的扩张代表了中国大型连锁超市的发展趋势。事实上,在华润万家之外,各大连锁超市也进行了扩张。例如,卜蜂莲花全国新商业模式部副总裁谭忠忠在2011年底宣布,卜蜂莲花未来5年将在中国开设1000家“生活驿站”门店。大连锁超市的各种动作,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区域连锁超市或者小的;当然,这也会影响到在尚超有一定销售份额的日化行业。

在中国,有3亿多人生活在小城市,而所谓的一线城市的人口只占中国总人口的9%。业务流跟随人员流。一些海外分析师表示,中国二三线城市即将崛起,并将在未来几年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二三线城市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推着购物车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挑选,习惯在超市购物,这为国际连锁店的超下沉渠道提供了市场。然而,越来越多的各种业态超市在一线城市的发展和竞争,也使得市场逐渐饱和,迫使这些占据一线市场的大型连锁超市选择下沉渠道,抢占二三线市场的空白区域。

大型连锁超市的强势入驻,使得原有的地方区域性连锁超市和单店超市成为“鸭梨山大”。河北一家小超市的老板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我的超市就在小区边上,白天顾客很少。只有那些大超市关门后,顾客才会来这里买小东西。有种过不下去了的感觉。”大型连锁超市不仅品种齐全,可以满足消费者一次性购买各类用品的需求,而且购物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相对有保障。随着二三线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意识的改变,他们对购物环境和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型超市在这些方面是无法和大型超市相比的。

面对大型超市的扩张压力,中小型超市不得不寻找突破口。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先拓展市场或者转战其他市场,发展下一级市场,进军城乡市场。成都红旗连锁在2011年5月25日一天内开了35家店,创下了2011年开店数量最多的纪录。对于如此频繁的开店,红旗连锁表示,在家乐福、沃尔玛、华润万家等国内外巨头渠道下沉的压力下。区域企业只有在优势网点上领先,才能与之竞争。除了先拓展市场,加速向下扩张也成为中小型超市发展的一致口号。他们希望保存实力,寻找机会通过拓展城乡市场来发展壮大自己。

一线城市的相对饱和,二三线城市市场需求的扩大,使得大型超市跟随市场需求,纷纷下沉渠道;然而,大型超市战略的改变也迫使当地的小超市不断寻找新的市场。有一段时间,超市的渠道呈现出激烈的扩张,但这是扩张的老鼠吗

无论是大型连锁超市,区域性连锁超市,还是单店超市,都把扩张作为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熟悉了,扩张是一把双刃剑。扩张速度太快,网络布局太密,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尚超把握不好这个尺度,肯定会自残。记者《洗涤化妆品周报》走访市场时,有日化经销商反映做超市很累。日化产品只是超市所有品类的一部分,不可能得到超市所有的关注和精力。最重要的是,一些超市的销售量普遍较低。尚超最大的优势是产品种类齐全,但这也是尚超不可避免的劣势。品种齐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某个品种的品牌和品类会相对减少。以日化产品为例。尚超频道的日化产品大多以洗涤产品为主,而护肤、彩妆、香水等品类几乎看不到。所以相对于加盟店,超市的产品和品牌不全,服务也不是特别到位;与百货商场相比,尚超在购物氛围和服务方面仍处于劣势。尚超一家日化的负责人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尚超最大的优势在于人多。但尚超与专营店、百货商场相比,在品类、品牌、服务上还有很大差距。”

事实上,尚超的大规模扩张是为了追逐人流。只有这样,尚超的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然而,在四面八方零售渠道的包围下,尚超的简单扩张只会招致批评。毫无疑问,如何突破超市发展的这一瓶颈成为当务之急。说到底,尚超扩张的背后是利益的驱动。记者认为,除了简单的扩张,尚超还可以尝试多业态发展。超市可以是一般的便民超市,当然也可以演变成大卖场甚至高端精品超市。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