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宝洁和联合利华在华市场势力下降

中国有无限的市场潜力。十几年前是洋品牌抢食的蛋糕。然而,随着市场的日益饱和以及本土日化品牌的崛起,曾经占据中国日化市场压倒性份额的龙头地位正在下降。

随着原材料价格和经营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饱和,宝洁和联合利华两大外资日化集团在中国的领先地位正在逐渐下降。

近日,专注于中国快消品行业调查与分析的厦门钟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布了《2013年中国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报告》,其中包括日化产品。报告指出,宝洁和联合利华仍保持领先地位,但在本土品牌的竞争下,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在洗护品类中,海飞丝、潘婷、清扬、飘柔、沙宣、施华蔻、欧莱雅、水米、思蓓琪、力士占据前十的位置,海飞丝以25%的市场份额独占鳌头。庆阳凭借时尚个性定位占据10%以上的市场份额,超越飘柔,首次跻身前三。

牙膏类别为高露洁品牌,市场份额为25%,宝洁公司的子公司佳洁士占据牙膏市场份额的15%,而中国品牌联合利华以约1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云南白药、舒士达、朱妍等主打功能概念的牙膏品牌获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对宝洁、联合利华牙膏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不小的压力。

在洗涤品类中,联合利华的神秘品牌以超过3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是排名第二的汰渍品牌的一倍多;蓝月亮通过专注洗衣液新品类,打破了宝洁和联合利华的垄断地位,市场排名第三;碧浪在中国本土品牌蓝月亮之后排名第四,市场份额约为10%。除了汰渍的市场份额与2012年持平,其他外资洗涤品牌略有下滑。

据一些代理商称,2013年,P&G通过大规模广告加强了分销支持和销售返利。部分区域代理商毛利超过20%,多个省份超额完成年度销售目标;联合利华也加强了对力士、庆阳、多芬、Omni等品牌的广告投入,升级了品牌形象和产品结构。因此可以在洗护用品和家居清洁市场实现较大增长,保持一定的领先优势。但多数代理商也担心,中国大众的日化市场日趋饱和、同质化,P&G、联合利华高投入刺激销售的营销策略可能会进一步透支分销渠道的经营能力,带来市场崩盘的风险。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