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生堂缩减两成品牌 将重点推大众产品
在大众汽车产品线业绩下滑之际,随着日本美妆集团资生堂社长亲自出席在中国的代理商大会,资生堂集团将“砍掉”20%品牌的消息引起业内猜测。资生堂中国公司近日回应记者称,确实计划减少20%左右的品牌,但此举并非针对中国市场。该公司未来将专注于中国的大众产品线。专家提示,国内的大众化妆品已经是红海,纠结于此就难免放弃底层。
不久前,资生堂发布2015财年财报显示,集团收入和营业利润分别增长12.6%和77.4%。然而,中国市场的增长仍在放缓,中国大陆市场的表现与去年相同。其中,包括优莱、吉瑞、博美在内的大众化妆品销售额同比下降25%。同时,资生堂同名品牌、Skin Key等高端产品线销售额增长31%。目前资生堂在中国的销售额约占17%。
在大众产品线业务萎缩的背景下,资生堂社长益田昌彦出席中国年度经销商大会时表示,中国区总部将由社长直接管辖,并将设立“中国业务创新项目室”。今年,中国市场将“加强大众化妆品领域”,其大众产品线的两个品牌博美和优莱将启动转型。记者发现,博美品牌目前在北京有8家门店,优莱只有3家。产品价格在100-300元左右。
对此,资生堂北京新世界店的工作人员坦言,国内外新品牌的进入加剧了竞争,店里的生意确实不如以前。资生堂将原因归结于低端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集团本身管理运营上的问题。
指出韩国品牌和中国国产品牌正在崛起,而日本护肤品的卖点如植物、健康等逐渐缺乏特色。根据爱茉莉太平洋建设集团的数据,包括Ryo Lu,Happy Bath,Median等热门品牌的收入。2015财年增长9.4%,以中国为主的海外市场收入增长44.4%。
资深护肤专家冰寒认为,在中低端市场,资生堂既要与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等进入中国较早、在超市渠道有优势的传统老牌企业竞争,又要受到近年势头良好的中韩品牌的夹击。日系品牌的营销和宣传策略一直比较保守。随着“90后”消费者的增长,中国市场的消费正在升级,中高端市场的需求在不断扩大。因此,在R&D和管理能力方面具有优势的资生堂集团实际上应该集中精力拓展高端市场,而不是专注于大众市场。他建议,中国大众化妆品市场已经属于红海,拼大众产品线要避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