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触目惊心!你代购来的大牌化妆品,或许产自这里...成
资生堂,欧莱雅,倩碧,NARS,伊迪的房子和其他品牌的唇彩,粉底液和睫毛膏,许多漂亮的女孩可能喜欢从国外购买,但你买的可能是假的!
日前,记者从浙江东阳警方获悉,他们破获了一起价值1亿多元的跨境生产销售假冒化妆品的大案。这些化妆品的价格只有几元甚至几毛钱,但都是打着国际知名一线品牌的幌子出售,售价也不低,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电子商务平台报道:东阳有大型跨境假冒化妆品窝点
今年3月,浙江省东阳市公安局接到国内一家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的举报,称东阳市有一家大型跨境制售假冒知名化妆品窝点。东阳警方接到线索后非常重视,立即成立了一个工作组进行调查。
经过调查,警方迅速在东阳江北街找到了一家化妆品公司。这家公司由一对名叫何某和牟阳的夫妇经营,他们都是义乌人。该公司的启动时间是2015年8月。
“整个公司井井有条,有相应的人员和各个部门。从外部来看,这是一家非常正规的化妆品公司。”警方称,涉案公司的生产现场位于望江北路的一个厂区内。工厂区有三个工厂:北部、中部和南部。所涉及的公司租用了中间厂房的第4层和第6层作为生产区和仓库,南部厂房的第2层的第一个房间作为公司办公室,南部厂房的第1层作为货物的临时仓库。
除了生产自有品牌的化妆品外,警方发现该公司还生产和销售许多著名品牌的化妆品,如资生堂、欧莱雅、联合利华、NARS、易趣、倩碧等。
东阳警方与这些品牌的所有者进行了核实,发现他们都没有授权东阳公司生产带有所有商标的化妆品,证实该公司涉嫌欺诈。
随后,警方逐渐发现了该企业制造和销售假冒商品的基本组织框架。
“夫妻俩在义乌市场有个摊位。妻子负责接收订单,丈夫负责在东阳组织生产。很可能是从2015年底到2016年初,大规模的假冒产品将被生产和销售。这些假冒化妆品都销往国外,大部分销往伊朗,还有一些销往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国家。至于流入这些国家的资金,很难找到,而且有可能将它们售回中国。”
东阳市公安局经济调查队中队长王飞表示,在调查过程中,他们还发现,由于订单量大,何某自己的员工无法完成工作,所以他们将原材料和包装箱送到了其他小窝点,雇佣农民工进行填充和包装。填充的地方是在一栋住宅楼里。
现场查获假冒化妆品179万件,价值1亿多元。
4月27日,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在专案组掌握了大量证据后,在省公安厅经济调查组的统一指挥下,东阳公安派出46名警员,分成三组,同时对两个主要制假窝点进行了网上收缴行动。
在望江北路的窝点,警方缴获了超过100万个已经生产的假冒化妆品和400万个半成品包装盒。
在另一个窝点,警方查获了10多万件化妆品和原材料,主要涉及两个品牌,即联合利华的品牌面霜和资生堂的品牌唇彩。
在全网收捕行动中,东阳警方共查获5条生产线、18台生产设备、2个成品包装间、1个加工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76人,查获假冒化妆品179万件、包装盒440万件。根据相关化妆品品牌公司出具的价格评估报告,涉案商品总价值超过1亿元。
“这家假冒公司的结构非常完整。它有一个理疗室,一个配料室,一个专门的化妆品车间,一个生产和包装车间和一个储藏室。储存包括原材料的储存和成品的储存
在现场的一个仓库里,警察发现了一整间屋子,里面装满了蓝色的黑色化学桶,里面装满了糊状原料。这些未知原料是制造化妆品的主要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不经过任何检测,质量是无法保证的。
更让警方吃惊的是,从查获的销售清单中,他们发现该企业出口的假冒化妆品仅值一美元甚至几美分,但按成品价格计算,价格可能会翻一番甚至几百倍。
文件显示,一个品牌唇彩的批发成本价在8.80到2元之间,但如果是正品唇彩,销售价格基本上在80到150元之间。
“这家假货制造商主要生产化妆唇膏、粉底液等。眉笔和睫毛膏等其他产品来自其他公司,并被包装和出售。”警方表示,从现场查获的化妆品来看,外包装与真品非常相似,普通消费者在没有仔细考虑的情况下很难鉴别真伪。
本案中,由于查获的化妆品成品和半成品数量过大,东阳警方采取了抽样送检鉴定的方法。通过权威机构的鉴定,化妆品最终被确认为侵犯知识产权的“假冒商品”。与此同时,资生堂、欧莱雅和NARS品牌都已颁发证书,证明涉嫌的公司无权生产化妆品。
“仅当场查获的假冒化妆品就价值1亿元,而且已经售出的数量更大。我们仍在进一步核实。”警方表示,目前包括何某在内的8名主要嫌疑人均已被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调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