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店禁售日用品 药妆销售遭遇滑铁卢
“医保中心不给我们饭吃!”昆明李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李超)创始人李超向《中国洗涤化妆品周刊》记者抱怨道。“12月1日,云南医保中心正式下文。12月25日前,云南省所有有医保的药店,所有非药品类产品全部出柜。”
李超告诉记者,这份名为《云南省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关于贯彻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进一部规范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管理的通知》的文件规定了六种允许使用的药物。
这六大类依次是,1个中药准字,2个金和金,3个保健食品,包括、健,4个医疗器械,包括食品和药品监管设备(金)和食品和药品监管设备(徐),5个所有单一和复方中药饮片和药材,6个疫苗准注射剂。
此外,药店里所有不属于以上六类的产品现在都下架了。
云南省药店的非药品都是专柜下的。
作为云南省1000多家药店的销售终端,其中800多家是每月付款可观的经销商,李超在当地颇具影响力。
“作为营销代理,制造商有没有广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我们要的是利润,产品卖点,最有效的投放终端!”记者了解到,李超曾先后供职于朱三集团、陶虹K集团、汇仁集团。
从2003年开始,其产品在超市、日化店、美容院销售,合作伙伴近千家,创造了单一品牌杂品单店月销售额达10万元的奇迹!作为一个在营销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理所当然的会头脑清醒的谈市场,一针见血。
李超告诉记者,“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们主要做药妆产品,主要是药店销售终端。”
谈起药店终端的表现,李超非常满意。“12月前,我们把单店月供5000元以上、2万、3万、5万元有效终端做出来。每月800万不是问题。”
“云南省医保中心的这个通知,对我们李超是毁灭性的打击。”李超悲伤地告诉记者,“最保守的估计是,80%的药店不得不离开柜台。既然政策限制了,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就地处理货,不计成本低价卖出去!”
医药代理商在专卖店里打架。
有些消费者不理解这一点。云南一位消费者张女士告诉记者,“既然医保卡已经给我们用了,为什么还要严格控制?即使我们没有生病,也要买很多药吗?买点生活用品补贴家用也不错!”
记者采访了云南省一些药店的负责人,他们大多表示云南医保中心的政策非常强硬。非药品到期未出柜的,医保中心将收回药店医保支付系统,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没办法,只能先柜台下处理,再等着看政策会不会松绑。”药店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药店三分之一的销售额由非药品贡献。
李超告诉记者,他在药妆品牌中的两款拳头产品,滇红康王云瑶精华洗涤系列和昆生活药业的十二味中药护肤品系列也榜上有名。
这种情况下,厂商会怎么做?“目前,厂家还建议我们观望。我已经与两大制造商进行了沟通,”李超告诉记者。
“我们绝不会等死。其实早在11月中旬就有人告诉我这个消息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李超高兴地告诉记者,“幸好我提前做了准备。目前我们的重点是调整产品结构,向日用化妆品精品店和化妆品专营店发展,同时继续维持剩下的200到300家没有医保支付体系的药店,两条腿走路。”
关于尚超,李超表示不感兴趣。“尚超被宠坏了。相对来说,药店和精品店更好。我们代理的主要是二三线品牌。大家条件平等,会更用心服务。我们提供的空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