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你不知道的美容黑幕!西宁一美容院的内幕吓死人

黑美容店卖假药。

2016年3月,执法人员在省会胡亥新区某酒店美容室检查出肉毒素、美白针、溶脂剂等9种疑似假药,立即立案侦查。

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检察院审查后查明,犯罪嫌疑人李某、林某、张某在河南郑州市某整形培训班认识,共同出资在省会新区某酒店设立美容工作室。

两人会从微信商家购买“肉毒杆菌”、“美白针”、“脂肪增溶剂”等注射美容药品,通过直接注射给客人的方式卖给他人。

经查,该美容工作室未取得任何相关资质。今年6月,城西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销售假药罪向城西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察官称美容行业混乱。

一个

混乱:假药

据检察官介绍,上述案件中,张某、李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购买的美容注射液均为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国外药品,不存在专业机构对涉案假药外包装、说明书的翻译。6种注射类物品均为注射剂,其中2种需要医生处方,1种未标明主要成分,另外2种为国家禁止非医疗机构购买或使用的肉毒梭菌(毒素,A型)。在庭审中,张某、李某承认自己不懂外文,也不懂这些美容针剂的包装和说明书,更不懂这些针剂的毒性和禁忌,所以以“我自己用过,效果显著”为由销售假药。

2

乱象二:暴利

办案过程中,检察官走访了曾向张某、李某开设的美容室注射美容药物的周某。周说,张打一针肉毒杆菌的价格是2500元,打一针玻尿酸的价格是1600元。据张某供述,张某购买的肉毒杆菌和水光注射液价格分别为550元和500元。利润成了一些人铤而走险犯罪的原因。

乱象三:无证经营

本案中,张与李在河南某微整形培训班相识。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学习,他们取得了培训机构颁发的《外科整形美容证书》,于是来到宁成立了一家美容工作室,为客户面部注射美容针剂。经西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分局和青海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网上核实,张某、李设立的美容工作室未在工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非民族医执业医师或执业护士。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