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高露洁等品牌牙膏涉嫌虚假宣传

在食品安全已经严重妥协的今天,一切“进口”的东西都让人感到不安。最近连牙膏都“上架”了。

先是美白牙膏被怀疑添加漂白剂,接着各种美白、消炎、防蛀、抗过敏等功效牙膏成为关注焦点。人们一方面担心这些所谓“功效因子”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又对其效果提出质疑。

5月25日,记者接到消费者谢先生的电话,他说因为抽烟,牙齿变黄了,想买一款能美白的牙膏。在超市里,他看到一款高露洁光感美白牙膏,上面写着“美白新突破,动态热美白技术”,“美国R&D配方”。因为高露洁的品牌知名度高,所以买了一个。但是现在一支牙膏用完了,牙齿一点都没变。因此,谢先生质疑“高露洁光感白牙膏”是虚假宣传。

据中国口腔护理行业协会统计,美白牙膏在国内约占30%的市场份额。其实美白牙膏目前确实有广阔的市场,消费者也一直在质疑。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口腔专家王维俭。据他介绍,牙齿不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外源性着色,一个是内源性着色。

王维俭告诉记者,人们一天吃三种谷物,包括烟草渍、茶渍、咖啡渍、红酒和其他植物色素等等。时间长了会形成牙垢和牙锈,而且不会白。用久经考验的牙膏刷牙,通过机械摩擦去除这些污垢,就能美白肌肤。牙膏中一些所谓的“美白成分”或“美白因子”就是过氧化物。“牙科诊所也做一些牙齿美容。使用的过氧化物浓度一般在3%以下,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去除污渍。”

有两种内源性染色。一种是由一些药物形成的,如磺胺类药物,使牙本质着色,牙釉质半透明,所以牙齿呈灰黄色,颜色较暗。还有就是过量的氟沉积,如晋代嵇康《养生论》中的“齿活金黄”,即局部摄入过量的氟造成牙釉质损伤和色素沉着。“这种内源性的美容治疗主要依靠牙医,需要牙穿透等特殊手段。牙膏也无能为力。”王维俭说。

也就是说,美白牙膏虽然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一些色斑,但对牙齿上的内源性深层色斑基本没有影响。因此,广州中山三院口腔科主任梁焕友教授提醒消费者,不要“迷信”美白牙膏。

记者也咨询了国家《功效型牙膏标准》。055-79000规定所有符合标准的功能性牙膏将在包装上标注“QB2966”标志。专家介绍,牙膏分为两类,一类是口气清新的普通牙膏,执行牙膏标准GB8372另一类是有效牙膏,执行“QB2966”有效牙膏标准。2008年9月1日实施的QB2966 《标准》标准将有效牙膏定义为不仅具有牙膏的基本功能,还能预防或缓解某些口腔问题,促进口腔健康的牙膏。功效包括:预防龋齿、抑制牙菌斑、抗菌、抗牙本质敏感、缓解牙龈相关问题、消除或缓解口臭、去斑美白、抗结石。因此,市面上销售的各种“去斑美白牙膏”、“万能牙膏”、“抗敏牙膏”都属于功能性牙膏的范畴。

按照《功效型牙膏》的规定,功效型牙膏必须经过口腔医疗机构的临床试验,并出具“功效验证报告”,宣传其功效。然而,记者发现,一些畅销的功效牙膏并没有标明正在执行什么标准,而一些“功效牙膏”却标有“普通牙膏”的标准代号,混淆了消费者的视听。

在北京双桥国泰商场的牙膏商品区,记者看到,近20种高露洁牙膏基本上都标注了美白去斑的功效。一款高露洁“360全口腔健康牙膏”,印有“持续减少细菌繁殖,减缓牙结石再生,防止牙菌斑堆积”的功效,但未标明是哪家机构进行了功效的临床验证,而是标注“GB8372”普通牙膏的标准,而非“QB2966”功能牙膏的标准;记者还购买了谢先生提到的高露洁轻美白牙膏。包装盒上印有“美白新突破、动态热美白技术”、“防止蛀牙、清洁牙菌斑”、“美国R&D配方”等“功效”。同样,它没有指出哪个机构进行了疗效的临床验证。

记者也查了一些其他品牌的牙膏,很多有效的牙膏都印有普通牙膏的标准。比如一种由美国牙齿护理用品(香港)有限公司生产的“牙博士冰超白牙膏”,上面印着:“添加牙齿精华,不仅能温和亮泽牙齿,还能形成美白保护层……让你的牙齿更白更耀眼”;还有一种“牙齿医生去渍美白牙膏”用三张图来说明“减少牙渍和牙垢”、“美白恢复牙齿洁白”、“减少牙菌斑”的效果。这些产品上都印有“牙科医生口腔保健研究中心致力于预防口腔疾病,让人们享受口腔保健”的字样。根据上面的文字,这两款牙膏是正品功效牙膏,但是标注的是“GB8372”普通牙膏的标准,也没有标明是哪个机构进行了临床功效验证。

王维俭说,中国的牙膏从原料标准到生产标准再到包装标准,都是由中国口腔护理行业协会管理的。从疗效来看,卫生部组织口腔专家做了这项工作。现在官方颁布的功效标准是:一是防龋齿,二是防牙龈出血,三是抗牙本质敏感。这三类都可以在卫生部网站上查到。对于商家宣称的其他功效,目前也没有判断标准。虽然也属于功效型牙膏的范畴,但无法判断是否有功效或程度。

按理说,《功效型牙膏标准》标准的颁布对牙膏行业的功效宣传做出了明确规定,即功效宣传只能依据其功效验证报告。这样的规定为“伪功效牙膏”设置了防火墙,也为真功效牙膏提供了通行证。标准还规定“30个月后强制执行”。但是现在30个月过去了,谁来强制执行呢?

现在国家有《功效型牙膏》和规定,功效牙膏上必须标注临床功效验证的机构名称和验证确认的功效概况。企业应当在官网向社会公开《标准》、《功效临床试验报告》等验证资料,并根据验证的功效自觉如实宣传。这些是实施《安全性能试验报告》的最低要求。同时,他们还鼓励企业自觉执行这一规定,并在产品质量和功效的科学研究方面做出努力。这样才能形成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有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双赢局面。

王维俭总结说,如果仅从口腔清洁护理的角度来看,目前市场上的牙膏基本合格。但是功效牙膏是否能达到宣称的效果,还需要在实验室进行临床验证。

所以,一方面商场,超市等。应该很好的对消费者封闭。凡经营功能性牙膏的,必须要求厂家提供《功效型牙膏标准》,并在网站上公开其《功效临床试验报告》。同时,要加大对涉嫌虚假宣传的处罚力度。对不能提供《功效临床试验报告》并声称有效的产品,要责令下架整改。另一方面,消费者提高自己的保护意识,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查询

“利润越来越薄,成了厂家的高级搬运工”,“大型超市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费用越来越高,结算越来越难”,“资金周转越来越慢,现金流越来越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经销商的情怀。辉煌的过去终究是过去。现在经销商面临着前有狼(密集经销或厂家直营)、后有虎(超市异军突起)、中有贪熊(电商渠道)的危险局面。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