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王子掉滚水里了
但青蛙王子的回复声明“认为分析中使用的基准和假设是错误的,没有事实依据。”那么,谁是对的呢?作为旁观者,我们来梳理一下两种观点的交锋。
尖锐的问题
网友“kankan123”在投资社交网站Snowball.com上发表的质疑文章,主要有以下观点:
根据青蛙王子的财务报表,其净资产收益率(不含闲置现金)高达100%!远高于日化行业龙头宝洁、上海家化的20-30%。
销售不可信。青蛙王子品牌2012年销售额13亿元,刚开始进入KA主销售渠道。相比之下,较早进入KA的国产老品牌郁美净,2012年收入6亿。同样在KA看到的浣熊(青蛙的老乡)2012年的收入估计在2亿左右。稳步占据高收入人群市场的日系品牌贝亲,2012年销售额达到8亿元。
市场份额高得惊人。假设13亿元的销售额是真的,那么根据批发折扣、价格对比等数量因素,可以推断出这些品牌在2012年的市场(按体积)份额,其中青蛙54%,玉美净24%,贝亲14%,浣熊8%。市场份额几乎称霸全球。而KA超市在一二级市场观察到的货架陈列规模完全不符合这个推论!
如果该公司辩称,其优势在于城乡结合部。但在网友看来,中国电商覆盖的是KA覆盖不到的3456线市场,而青蛙王子在天猫上的表现确实不怎么样,销量远低于对手。
关联方交易。2012年底还有一笔未披露的贷款。这笔资金是青蛙王子借给当地一个不知名的第三方的9000万元。
有意思的是,年初网友“kankan123”也质疑瑞年国际销售从事保健品的欺诈行为。
官僚式的回答
在蛙王公司的澄清回复中,主要谈到了市场份额、KA渠道贡献、产能利用率、现金流出、资本支出。内容包罗万象,但深度只是到现在为止。比如在市场份额部分,其一直强调二三线城市是其业务重点,并引用了EuromonitorInternationalLtd的数据,称其2012年在中国儿童护肤品市场份额最大,但并未给出具体数据。此外,它还直接回应了怀疑者的推理过程。
然而,KA渠道只给出销售数据,没有解释。
而且,面对这样官僚的回复,网友“kankan123”毫不留情地说,“公司的澄清公告没有回答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公司可以有80%以上的ROIC,而同行龙头P&G家化早就只有30%了?难道你的资产那么轻,是因为你对产业链上下游的话语权远强于P&G,以至于这些上下游都愿意为你干脏活?恐怕这是你财务报告中的一个缺陷。回避不会让它自己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青蛙王子的股价在最近半年翻了近一倍。自5月30日被质疑以来,其股价从6元跌至5.3元左右。
谁是对的?搬板凳继续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