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微信变收破烂的了
自2012年8月微信推出公众平台以来,对于商家来说,拥有公众账号几乎成为了微信营销的标配。微信营销时代的到来层出不穷,很多企业都争先恐后的加入微信公众号平台,搭建自己的微信营销渠道。
然而现在,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微信公众平台很火,但实际营销效果和用户粘性却低于预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营销并不是理想的方式。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六成用户使用过微信,占比88.3%;其中,偶尔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最多,占比42.5%;经常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比例仅为24.1%。
个人和机构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通过文字、图片、语音等方式与用户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和互动。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垃圾邮件”轰炸式营销的隐患也相伴而生。一些商家把微信公众平台当成“营销神器”,想尽办法增加用户数量,然后每天给用户推送大量无关信息,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
知名IT评论人白鸦认为:“微信公众平台是与用户互动交流的渠道,而不是粗糙的营销渠道。从服务的角度来说会好很多。”可见用户其实更看重平台的内容提供。符合口味的优质信息是抓住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的关键。过多或过早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商业化。在用户对平台的粘性建立之前,企业不要急于进行商业推广。
针对商家自己推广的公众号,记者采访多家餐饮企业了解到,俏江南和海底捞都开设了两个公众号,一个用于品牌推广,一个用于促销活动。据了解,两家公司对微信上的品牌推广和营销都不抱太大希望,更多的是一个向用户传递信息的渠道。
对于中小店铺来说,微信公众号多是贴在墙上的二维码。很多店家认为这是一种潮流和时尚,但实际使用率极低。
其实微信的核心是通讯工具。这种工具属性把用户牢牢地粘在了平台上,用户和企业可以非常方便地在上面交流。如果公众号从一个基于媒体的营销工具转变为提供服务的产品,成为用户需要的产品,公众号的营销功能就开启了。